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病科 > 腱鞘炎

拇指腱鞘炎的患者怎么进行推拿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宝宝脾胃不好的推拿手法?

宝宝脾胃不好可通过推拿手法改善,常用手法有补脾经、摩腹、揉足三里、捏脊、运内八卦等。推拿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1、补脾经

补脾经是小儿推拿的基础手法,操作时用拇指螺纹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该手法能健脾和胃,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推拿力度需轻柔,每次操作100-300次,以皮肤微红为度。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反应,出现不适立即停止。

2、摩腹

摩腹手法以手掌面附着于腹部,顺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操作时力度均匀缓和,每分钟约120次,持续3-5分钟。顺时针摩腹可促进肠蠕动,逆时针则能止泻。该手法对腹胀、便秘、腹泻均有调节作用。推拿前确保宝宝排尿,饭后需间隔1小时进行,避免压迫胃部引起不适。

3、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拇指指端按揉此穴,每次1-2分钟,双侧交替进行。该穴位属足阳明胃经,揉按可调理脾胃功能,改善食欲减退、营养吸收不良等问题。操作时注意找准穴位,力度以宝宝能耐受为宜,皮肤过敏或破损时禁止推拿。

4、捏脊

捏脊手法从尾骨端开始,用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捏起皮肤,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捻动。每次操作3-5遍,至皮肤微红发热。该手法能调节脏腑功能,特别对脾胃虚弱引起的反复感冒、发育迟缓有效。操作时避开脊柱骨突部位,发热或皮肤有破损时不宜进行。

5、运内八卦

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作圆。运法用拇指螺纹面顺时针方向环形推动,每次100-200次。该手法能宽胸理气、健脾消食,缓解积食引起的腹胀、呕吐。推拿时可配合使用爽身粉减少摩擦,避免损伤宝宝娇嫩皮肤。夜间过度兴奋者慎用此法。

小儿推拿需在温暖环境中进行,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操作前修剪指甲,使用婴儿油润滑皮肤。推拿后注意保暖,适量饮水促进代谢。若宝宝出现哭闹抗拒应暂停,合并发热、腹泻严重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平时可配合山药、薏米等健脾食材调理,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建立规律饮食习惯。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弹响指腱鞘炎怎么治?

弹响指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热敷理疗、药物治疗、封闭注射、手术松解等方式治疗。弹响指腱鞘炎通常由肌腱过度使用、局部劳损、风湿性疾病、糖尿病、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减少手指频繁屈伸活动,避免提拉重物,必要时使用支具固定患指。急性期制动可减轻肌腱与腱鞘的机械摩擦,缓解局部水肿和炎症反应。夜间佩戴指托保持手指伸直位,防止晨僵加重。

2、热敷理疗

每日用40℃左右温水浸泡患指,每次持续15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或红外线照射可软化粘连组织,每次治疗10分钟,需重复进行。热疗后配合轻柔的肌腱滑动训练效果更佳。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酮洛芬凝胶可减轻炎症。严重肿胀时可短期口服泼尼松片控制免疫反应。

4、封闭注射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病例,可在超声引导下向腱鞘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的混合液。注射后需保持手指制动,避免短期内重复注射,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

5、手术松解

经保守治疗半年无效或反复发作影响功能时,需行腱鞘切开松解术。手术在局麻下纵向切开狭窄腱鞘,松解肌腱粘连。术后早期开始被动活动防止再次粘连,伤口愈合后逐步恢复抓握训练。

弹响指腱鞘炎患者日常应控制手部劳动强度,工作时佩戴护指套缓冲压力。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风湿性疾病患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避免过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康复期可进行手指伸展操训练,用拇指依次触碰其他指尖,每组重复进行10次,每日练习3组。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腱鞘炎怎么把筋揉开?

腱鞘炎患者可以通过专业手法按摩帮助缓解局部粘连,但需由康复治疗师操作,不建议自行揉按。腱鞘炎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热敷理疗、支具固定、药物治疗、封闭注射、手术松解。

1、热敷理疗

每日用40℃左右温水热敷患处15分钟,可配合红外线照射促进血液循环。热敷后轻柔活动关节,避免暴力牵拉。该方法适用于早期腱鞘炎,能缓解僵硬但无法消除结构性粘连。

2、支具固定

定制腕部或手指支具限制关节活动,减少肌腱与鞘管摩擦。需连续佩戴2-4周,夜间仍需固定。特别适合哺乳期女性或需持续用手工作者,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减轻肿胀。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可靶向镇痛。药物仅控制症状,无法逆转腱鞘增厚。

4、封闭注射

在超声引导下将利多卡因与曲安奈德注入腱鞘内,快速消除无菌性炎症。每年注射不超过3次,糖尿病患者需谨慎。可能出现皮下组织萎缩或色素脱失等副作用。

5、手术松解

对保守治疗无效的狭窄性腱鞘炎,行腱鞘切开减压术。术后24小时开始被动活动,2周内避免负重。开放性手术存在感染风险,关节镜手术恢复更快但费用较高。

腱鞘炎急性期应暂停引发疼痛的动作,用健侧手辅助完成日常活动。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肌腱柔韧性,但训练强度以不诱发疼痛为度。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避免过量摄入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晨僵超过1小时或关节卡压感,需及时复查超声评估病情进展。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小儿推拿肾经的手法?

小儿推拿肾经的手法主要有清肾经、补肾经、揉肾俞、推涌泉、捏脊五种。肾经推拿需根据患儿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手法,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一、清肾经

清肾经适用于肾经有热证的情况,如小便短赤、夜间盗汗等。操作时用拇指指腹从患儿小指末节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力度需轻柔均匀。该手法可清热利尿,但阴虚火旺者慎用,推拿前后需保持患儿手部清洁。

二、补肾经

补肾经常用于先天不足或久病体虚的患儿,表现为发育迟缓、遗尿等。手法为从小指指根向指尖方向旋推,配合揉按小指关节。操作时需保持环境温暖,推拿后可饮用温水。注意外感发热期间不宜使用此法。

三、揉肾俞

揉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两横指处,主治腰膝酸软、遗尿。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揉按,配合掌根温敷效果更佳。操作时需注意患儿体位舒适,避免直接按压脊柱。皮肤破损或局部红肿时应暂停推拿。

四、推涌泉

涌泉穴在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处,推拿时用拇指从足跟向足趾方向直推。该手法能引火归元,改善睡眠不安、五心烦热等症状。推拿力度以患儿无痛感为宜,可配合介质油使用。足部有外伤或湿疹时禁用。

五、捏脊

捏脊从尾骨端沿脊柱向上提捏至大椎穴,可调补肾阳、增强免疫力。操作时用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捏起皮肤,循序向上。每日早晚各一次,饭后半小时内不宜进行。高热或脊柱畸形患儿禁止捏脊。

小儿肾经推拿需在进食1小时后进行,室温保持26℃左右,推拿后注意保暖避风。日常可配合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食疗,保证充足睡眠。若推拿后出现哭闹不止或皮肤过敏,应立即停止并就医。建议家长系统学习正规手法,避免盲目模仿网络视频,定期到医疗机构评估推拿效果。推拿期间应记录患儿大小便、睡眠等变化,为后续调理提供依据。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宝宝清大肠怎样推拿?

清大肠推拿一般是指小儿推拿中的清大肠经手法,适用于缓解婴幼儿积食、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主要操作手法有推食指桡侧缘、揉板门穴、摩腹、推下七节骨、捏脊等。

1. 推食指桡侧缘

用拇指指腹从婴幼儿食指根部向指尖方向直线推动,频率约每分钟200次,操作3分钟。该手法直接作用于大肠经循行路线,可促进肠道蠕动,缓解因饮食不当导致的排便困难。操作时需使用爽身粉减少摩擦,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

2. 揉板门穴

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中点,用拇指螺纹面顺时针揉动该穴位5分钟。该手法能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操作时注意观察婴幼儿表情,若出现哭闹需减轻力度,早产儿及三个月内婴儿慎用此法。

3. 摩腹

以肚脐为中心,手掌贴腹顺时针环形按摩10分钟。该手法通过物理刺激促进肠管蠕动,适用于功能性便秘。操作前需搓热双手,室温保持26℃以上,避开饭后1小时内进行。若触及腹部包块或婴幼儿出现呕吐应立即停止。

4. 推下七节骨

用食中二指指腹从第四腰椎至尾骨端直线下推100次。该手法通过刺激督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对顽固性便秘效果显著。操作时需将婴幼儿俯卧于家长腿上,脊柱暴露完全,皮肤破损或发热时禁用此法。

5. 捏脊

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捏提皮肤3-5遍,重点刺激大肠俞、胃俞等背俞穴。该手法能整体调节脏腑功能,适合长期消化不良患儿。操作时拇指与食指呈钳形,力度以皮肤潮红为度,急性腹泻或脊柱畸形者不宜采用。

实施小儿推拿前需确保环境温暖安静,修剪操作者指甲避免划伤皮肤。推拿介质可选用婴儿润肤油或玉米淀粉,每种手法操作后需观察婴幼儿反应。若推拿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血便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排除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喂养应注意定时定量,适当补充含有益生菌的辅食,避免过度依赖推拿治疗。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色盲 头癣 动脉瘤 骨肉瘤 阴虱病 乳糜尿 屈光参差 毛发红糠疹 输尿管结石 颈部脊髓损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