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宝宝一岁四个月,昨天中午开始低烧,晚上烧到38度7,给他吃退烧药,头孢克洛,利巴韦林,罗红霉素烧退下去了,今天早上36度9,吃过饭后37度9,老是这样反复怎么回事,他嘴里有三块溃疡,跟低烧有关系吗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王飞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罗红霉素是消炎药吗?

罗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消炎作用,但严格来说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消炎药。消炎药通常指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而罗红霉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间接减轻炎症反应。

1、药物分类差异

罗红霉素是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为与细菌核糖体结合,阻断蛋白质合成从而杀灭细菌。传统消炎药如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直接缓解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两者在化学结构、作用靶点和适应症上存在本质区别。

2、适应症范围

罗红霉素分散片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细菌性疾病,如肺炎链球菌导致的支气管炎。而消炎药如醋酸泼尼松片主要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疾病等非感染性炎症。罗红霉素对病毒性感冒等非细菌感染无效,滥用可能增加耐药性。

3、作用特点

罗红霉素胶囊在体内分布广泛,组织穿透性强,特别适合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其消炎效果是通过清除病原体后间接实现的,起效较慢。相比之下,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消炎药能快速缓解症状但对病因无治疗作用。

4、临床使用区别

细菌性感染需联合使用罗红霉素颗粒等抗生素与消炎药时,应注意给药间隔。例如社区获得性肺炎可同时使用罗红霉素和塞来昔布胶囊,但需避免胃黏膜损伤。糖皮质激素类消炎药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则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5、用药注意事项

使用罗红霉素期间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与食物同服可减轻不适。需注意其与茶碱类、华法林等药物的相互作用。传统消炎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则需关注出血风险。无论抗生素还是消炎药,均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出现感染症状时应先明确病原体类型,细菌感染才考虑使用罗红霉素。日常需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炎症,避免抗生素滥用。用药期间保持充足饮水,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储存药品时需避光防潮,定期检查家庭药箱中药品有效期。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头孢是青霉素的一种吗?

头孢不是青霉素的一种,两者属于不同的抗生素类别。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青霉素类抗生素都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但化学结构和抗菌谱存在差异。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最早发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效果显著,代表药物有青霉素G、阿莫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在青霉素结构基础上改造而成,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和更强的稳定性,按照代际分为五代,第一代如头孢氨苄胶囊对革兰阳性菌作用较强,第三代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对革兰阴性菌效果更优。两者在临床应用中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但青霉素过敏者并非全部对头孢过敏,需通过皮试确认。细菌耐药性增加促使两类药物不断更新换代,头孢菌素类因结构改良在耐药性方面表现更好。

使用抗生素时须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增强或不良反应。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就医。日常应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减少抗生素使用需求,注意用药期间忌酒,防止双硫仑样反应。储存药品需避光防潮,过期药物不可服用。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偶尔吃头孢对身体有伤害吗?

偶尔吃头孢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伤害,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头孢属于抗生素类药物,主要用于细菌感染治疗,滥用可能导致耐药性、胃肠不适或过敏反应。

头孢类药物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时安全性较高。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轻度腹泻、恶心等胃肠症状,通常停药后可自行缓解。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及时停药即可恢复。正确使用头孢能有效杀灭致病菌,不会对肝肾等器官造成负担。

长期或频繁滥用头孢可能引发严重问题。不规范用药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出现持续性腹泻或真菌感染。更严重的是可能加速细菌耐药性产生,使未来感染更难治疗。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等危急情况,需立即就医处理。

使用头孢期间应避免饮酒,防止双硫仑样反应。服药后出现严重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普通民众不应自行购买或随意使用抗生素,所有用药行为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退烧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退烧药主要用于缓解发热症状,常见药物有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尼美舒利颗粒等。使用退烧药需注意药物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1、布洛芬混悬液

布洛芬混悬液适用于儿童及成人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可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该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胃肠刺激较小但可能引起皮疹或肝功能异常。用药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与抗凝药同服。

2、对乙酰氨基酚片

对乙酰氨基酚片是妊娠期B类安全药物,可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及孕妇的发热管理。其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退热效果,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肝毒性。服药间隔应保持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期间禁止饮酒。

3、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及水痘流感患者,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该药具有抗炎解热作用,但会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出血风险。胃肠溃疡患者慎用,与甲氨蝶呤合用时会加重骨髓抑制,长期使用需监测肾功能。

4、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适用于成人风湿性疾病伴发的发热,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致热原产生。可能引起头晕、水肿等不良反应,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谨慎使用。该药需整片吞服不可掰开,避免与利尿剂或降压药联合使用。

5、尼美舒利颗粒

尼美舒利颗粒作为选择性COX-2抑制剂,适用于骨关节炎引起的发热疼痛。12岁以下儿童禁用,可能引发重度肝损伤。用药期间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需立即停药,老年患者应减量使用并定期检查肝功能。

发热期间除药物降温外,应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水分摄入,选择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时可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为重点擦拭区域。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寒战、惊厥等伴随症状,退烧药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无效时应及时就医排查肺炎、尿路感染等潜在疾病。儿童用药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使用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服药后若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小儿腹泻发热可以吃美林退烧药吗?

小儿腹泻伴随发热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美林退烧药,但需排除脱水或严重感染等禁忌情况。

美林的主要成分布洛芬,适用于儿童发热的对症治疗。腹泻伴发热常见于病毒性或细菌性胃肠炎,使用退烧药前需确认患儿无持续呕吐、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布洛芬可能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轻度腹泻患儿用药后应密切观察排便情况。若腹泻由轮状病毒等引起,发热通常持续1-3天,体温超过38.5℃时可考虑药物干预。

需注意细菌性肠炎可能出现血便、高热不退等症状,此时单纯退热可能掩盖病情。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部分病毒性腹泻,急性期应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电解质紊乱。用药期间若出现呕吐加重、皮疹或腹泻次数异常增加,应立即停药就医。

患儿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饮品加重腹泻。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肠绞痛 前列腺炎 胆管结石 顶叶肿瘤 卵巢早衰 淋球菌感染 男性不育症 坏疽性脓皮症 霉菌性阴道炎 黑色丘疹性皮肤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