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普外科

如何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征象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吴财宝 住院医师
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肺结节原位癌是观察还是立即手术?

肺结节原位癌通常建议立即手术切除。

肺结节原位癌属于早期肺癌,癌细胞局限在肺组织表层,尚未突破基底膜向周围浸润或远处转移。手术切除是根治性治疗手段,通过完整切除病灶可达到临床治愈效果。胸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5年生存率接近100%。对于直径小于8毫米的纯磨玻璃样结节,若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或强烈拒绝手术,可在严密随访下暂缓手术,每3-6个月复查低剂量CT观察结节变化。

术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复发情况。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婴儿摔倒在后脑勺。现在观察没事了。以后会有事吗??

婴儿摔倒后脑勺后若当时观察无异常,通常不会遗留严重问题,但需警惕迟发性颅内损伤的可能。婴幼儿颅骨发育尚未完全,摔倒后可能出现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迟发症状,建议72小时内密切观察。

婴幼儿摔倒后若立即出现哭闹、意识清醒且无呕吐,多数情况下属于轻微外伤。颅骨具有缓冲作用,轻微碰撞很少造成脑实质损伤。家长需观察24-48小时,重点注意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和肢体活动。此阶段可让婴儿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晃动头部,睡眠时保持正常体位无须刻意唤醒。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多发生在摔倒后6-72小时。需警惕持续哭闹、喷射性呕吐、嗜睡或过度兴奋、瞳孔不等大、肢体抽搐等危险信号。早产儿、有出血倾向疾病或高处坠落伤的婴儿风险较高。若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头颅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

日常需做好防护措施,婴儿床应安装护栏,学步阶段使用软质地面垫。建议家长掌握基础急救知识,摔倒后勿立即抱起婴儿,应先观察反应再缓慢移动。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神经发育里程碑。若后续出现运动发育迟缓、语言障碍等表现,需及时到儿科神经专科评估。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婴儿从床上摔下来需要观察多久?

婴儿从床上摔下来一般需要观察24-48小时,具体时间与摔落高度、着地部位、有无异常表现等因素有关。

婴儿坠床后需密切观察24小时内是否出现异常。头部着地或从超过90厘米高度坠落时,可能出现嗜睡、持续哭闹、呕吐、瞳孔不等大等颅内损伤表现,需立即就医。若坠落高度低于60厘米且四肢着地,婴儿哭闹后很快恢复常态,可继续观察48小时。观察期间避免剧烈摇晃婴儿,保持环境安静,每2-3小时检查意识状态。记录饮食、睡眠、活动量变化,发现拒奶、抽搐、肢体活动不对称等情况应及时送医。

日常应做好防护措施,选择有护栏的婴儿床,床周铺设缓冲地垫。检查床栏间隙不超过6厘米,避免使用过软床垫。照料者短暂离开时可将婴儿放置于安全围栏内,避免单独留于高处。掌握正确的头部保护手法,发现坠床后不要立即抱起,应先观察着地部位和反应状态。定期参加婴幼儿急救培训,家中备妥急救联系电话。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接触手足口病后观察多久??

接触手足口病后一般需要观察7-10天,具体时间与个体免疫状态、病毒暴露程度等因素相关。

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为3-7天,多数患者在接触病毒后5天内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或手足皮疹等典型症状。若7天内未发病,感染概率显著降低,但免疫功能较弱者可能延迟至10天显现症状。观察期间需每日监测体温和皮肤黏膜变化,重点关注婴幼儿是否出现拒食、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等预警表现。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或飞沫传播,观察期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并对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若家庭成员中有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延长观察至14天以排除隐性感染。

观察期间建议保持充足休息,饮食以温凉流质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加重口腔溃疡疼痛。出现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时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用肥皂水洗手至少20秒,患儿排泄物需用漂白剂消毒后再处理。未发病的接触者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帮助增强免疫力。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脑卒中的预兆征象?

脑卒中的预兆征象主要有突发剧烈头痛、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含糊不清、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平衡障碍或眩晕。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早期表现,需立即就医。

1、突发剧烈头痛

脑卒中引起的头痛通常为突发炸裂样剧痛,与普通头痛不同,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这种头痛常因颅内血管破裂或严重狭窄导致,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若头痛伴随颈部僵硬、意识改变,需高度怀疑出血性脑卒中,应立即呼叫急救。

2、单侧肢体麻木

单侧面部、手臂或腿部突然麻木无力是典型预警信号,表现为拿不稳物品、嘴角歪斜或行走拖步。这种症状多因大脑运动功能区供血不足引起,可能发展为完全偏瘫。即使症状短暂缓解,也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4小时内卒中风险较高。

3、言语含糊不清

突然出现的表达困难、词不达意或理解障碍,提示语言中枢受累。患者可能混合无意义词汇,或完全失语,常伴随单侧嘴角流涎。这是大脑优势半球缺血的典型表现,常见于颈内动脉系统病变,需紧急评估血管情况。

4、视物模糊缺损

突发单眼黑矇、双眼视野缺失或复视,可能提示后循环缺血。部分患者描述为眼前幕布样遮挡或视物成双,这是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时会出现无痛性视力骤降,属于眼科急症。

5、平衡障碍眩晕

突然出现的天旋地转、行走偏斜或坐立不稳,可能与小脑或脑干梗死有关。这种眩晕不同于普通头晕,常伴随眼球震颤、共济失调,严重时出现交叉性瘫痪。后循环卒中患者可能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延髓症状。

出现上述任一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记录症状出现时间。在等待救援期间保持患者安静平卧,松开领口避免窒息,不要进食饮水。有高血压病史者可监测血压,但不要自行服用降压药。脑卒中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及时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等脑血管评估。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早泄 包茎 拉沙热 房性早搏 肛周脓肿 外耳湿疹 骨恶性淋巴瘤 结核性胸膜炎 日本血吸虫病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