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三类,症状表现主要有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骨折风险增加、驼背畸形等。
1、原发性骨质疏松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与雌激素水平下降、钙吸收减少有关,典型表现为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的腰背疼痛。
2、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内分泌疾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引起,除骨痛外常伴有原发病症状如多尿、乏力等。
3、特发性骨质疏松好发于青少年和青壮年,病因不明,可能表现为反复发生的脆性骨折,常见于桡骨远端和椎体。
4、症状发展早期仅表现为活动后骨痛,中期出现身高缩短和驼背,晚期可发生髋部、腕部等部位的低能量骨折。
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日常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适度进行负重运动以延缓骨量流失,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明显缩短时应及时就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