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症状该如何用药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如何区别水痘与手足口病 主要着三点区别?

水痘和手足口病可通过皮疹分布、伴随症状及病原体类型进行区分。

水痘皮疹多集中于躯干和头面部,呈向心性分布,初期为红色斑疹后发展为透明水疱,常伴明显瘙痒。手足口病皮疹则集中在手掌、足底及口腔黏膜,多为小型红斑或溃疡,疼痛感突出但瘙痒少见。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发热症状通常出现在皮疹前1-2天;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发热与皮疹多同时发生,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指甲脱落等特殊表现。

两种疾病均需隔离治疗,水痘患者应避免抓挠皮疹,手足口病患儿需注意口腔清洁。出现高热不退或精神萎靡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手足口病的几大预防常识要知道?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种疫苗、注意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等方式预防。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预防措施中,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可降低重症风险,该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日常需保持手部清洁,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与患者共用毛巾、餐具等物品,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家庭环境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流行季节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托幼机构需加强晨检和通风消毒。

患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手足口病患者手上长的水泡几天能好?

手足口病患者手上的水泡一般7-10天可消退,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护理措施有关。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手部水泡多见于手掌、指缝等部位,初期为红色斑丘疹,1-2天后发展为透明水泡,伴有轻微瘙痒或疼痛。多数患者水泡在发病后5-7天开始结痂,7-10天完全脱落,皮肤不留瘢痕。若未继发细菌感染,水泡通常不会破溃流脓。发病期间需保持手部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水泡消退后仍可能通过粪便排毒2-4周,建议继续做好手卫生。患病期间宜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患儿衣物需单独清洗消毒。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手足口病后期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后期护理需注重皮肤清洁、饮食调整和症状监测。

手足口病进入恢复期后,疱疹逐渐结痂脱落,此时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以防继发细菌感染。使用温水轻柔清洁患处,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饮食以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米粥、蔬菜泥等,避免辛辣刺激或过硬食物加重口腔溃疡疼痛。每日监测体温,观察是否有持续发热、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警惕少数患儿可能出现脑炎或心肌炎等并发症。

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苹果泥,帮助黏膜修复。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如何治疗手足口病 治疗手足口病五方法详述?

手足口病可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一般治疗包括隔离患儿、保持皮肤清洁、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对症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发热,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减轻咽痛。抗病毒治疗适用于重症病例,如静脉注射利巴韦林注射液。中医治疗可选择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中成药辅助退热解毒。预防并发症需密切观察病情,警惕脑炎、心肌炎等严重情况。患儿衣物用具应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患病期间宜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抓挠皮疹。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热门标签

痛经 肌阵挛 蛲虫病 表皮囊肿 氮质血症 膜性肾病 脑动脉瘤 股骨颈骨折 呼吸性碱中毒 胫骨上端骨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