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肺炎一般是指肺部同时或先后出现两处及以上炎症病灶的肺炎类型,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因素引起。
1、细菌感染细菌性多发性肺炎通常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脓痰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细菌感染引起的病灶多呈叶段分布,影像学可见肺部多发性斑片状阴影。
2、病毒感染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可引起病毒性多发性肺炎,常见症状包括高热、肌肉酸痛、干咳等。临床常用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抗病毒药物,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静脉用更昔洛韦注射液。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多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改变,严重时可能出现肺实变。
3、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非典型肺炎可表现为多发性病灶,特征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伴低热。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片、克拉霉素片,或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片。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常见双肺散在斑片状浸润影,部分呈游走性改变。
4、真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发生真菌性多发性肺炎,常见病原体包括曲霉菌、隐球菌等。临床可见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确诊需结合G试验、GM试验等检测。治疗可用伏立康唑片、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抗真菌药物,真菌感染在CT上多表现为结节伴晕征或空洞形成。
5、吸入性因素误吸胃内容物或有害气体可能导致化学性多发性肺炎,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除抗感染治疗外,需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吸入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为双肺下叶多发渗出影,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发性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稀释痰液。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蒸蛋、肉末粥等。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表现应立即就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