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持续发热、体重下降、反复感染等表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确诊后需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
1、急性期症状感染HIV后2-4周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急性期症状,表现为发热、咽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2周自行缓解,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此时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强,但抗体检测可能呈阴性,需通过核酸检测确诊。
2、无症状期表现急性期后进入长达数年的无症状期,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此阶段免疫系统逐渐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缓慢下降,虽无典型症状,但病毒仍在复制,具有传染性。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是必要的。
3、机会性感染当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患者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常见有肺孢子菌肺炎,表现为发热、干咳、呼吸困难;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白斑和疼痛;结核病复发出现咳嗽、咯血等。这些感染在健康人群中罕见,是艾滋病进展的重要标志。
4、肿瘤表现免疫缺陷状态下易并发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可见皮肤紫红色斑块或结节;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能导致淋巴结快速增大、肝脾肿大。这些肿瘤进展迅速,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治疗需结合抗病毒和抗肿瘤综合方案。
5、神经系统症状HIV可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步态不稳等。周围神经病变可引起四肢麻木、刺痛感。隐球菌脑膜炎会出现头痛、发热、颈项强直,需通过脑脊液检查明确诊断。
艾滋病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生冷食物。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严格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不可擅自停药。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发生开放性伤口需妥善包扎。定期复查CD4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及肝肾功能,出现新发症状及时就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