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睡觉鼻子不通气打呼噜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11/25 10:42
发布于 2025/11/25 10:42
孩子晚上睡觉鼻子不通气打呼噜可能由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感冒、鼻窦炎、鼻腔异物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鼻腔冲洗、调整睡姿、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干预。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反复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其病理性增生。患儿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长期可能影响颌面发育。确诊需通过鼻咽镜或影像学检查,轻中度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合并感染时需配合阿莫西林颗粒。保守治疗无效或伴有睡眠呼吸暂停时需考虑腺样体切除术。
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刺激鼻黏膜时,可能引发鼻甲水肿和分泌物增多。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夜间平卧时鼻塞加重。家长需保持居室清洁,减少毛绒玩具,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急性发作期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冲洗。过敏原检测有助于针对性预防。
病毒感染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时,可能引发暂时性鼻塞和鼾声。多伴随发热、咳嗽等症状,通常1-2周自愈。家长可抬高患儿床头30度,用温热毛巾敷鼻部,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若脓涕持续超过10天需排查细菌性鼻窦炎。
细菌感染鼻窦腔时,脓性分泌物倒流可能阻塞后鼻孔。患儿常有黄绿色鼻涕、头痛、嗅觉减退,慢性者可能伴有咳嗽。急性期需足疗程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排痰,鼻腔可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炎症。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病例可能需要鼻窦穿刺冲洗。
幼儿玩耍时误塞入豆粒、纸团等异物可能导致单侧鼻塞和腐臭味。家长切勿自行掏取,应立即就医通过前鼻镜或内镜检查取出。拖延处理可能引发鼻中隔穿孔或下行性感染,需配合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和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日常护理需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定期清洗床品和毛绒玩具,避免接触二手烟。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采用侧卧位睡眠。若每周打鼾超过3晚或出现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情况,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耳鼻喉科就诊。长期口呼吸可能影响牙齿排列和面容发育,早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上一篇 : 喉咙很热但是不痛怎么办
下一篇 : 鼻内红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