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突出程度和病理特点可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和游离型四种类型。
1、膨出型膨出型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表现,纤维环完整但出现向四周均匀膨隆。膨出型通常由椎间盘退变引起,可能伴随腰部酸胀、久坐后不适等症状。治疗以卧床休息、物理治疗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避免久坐久站、加强腰背肌锻炼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2、突出型突出型表现为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局限性突出但未突破后纵韧带。常见于长期负重或急性扭伤后,典型症状包括单侧下肢放射痛、咳嗽时疼痛加重。可通过腰椎牵引、超短波治疗改善症状,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急性期需绝对卧床,症状缓解后逐步进行核心肌群训练。
3、脱出型脱出型指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破后纵韧带进入椎管。多由外伤或退变导致,常引起剧烈腰腿痛、下肢麻木无力。需通过MRI明确压迫程度,轻度可尝试硬膜外阻滞治疗,严重者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减轻神经水肿,配合甲钴胺注射液营养神经。
4、游离型游离型是髓核组织完全脱离椎间盘形成游离碎片,属于最严重类型。常见于中重度外伤后,可能导致马尾综合征,表现为大小便功能障碍、会阴区麻木。需急诊手术清除游离碎片,术后配合康复训练恢复神经功能。日常需避免提重物、突然扭转腰部等危险动作,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睡眠选择硬板床,避免弯腰搬重物。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2-3周,缓解期可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饮食上多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异常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