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可能引发中耳炎,常见原因包括水压变化、细菌感染、耳道损伤及原有耳部疾病。中耳炎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症状,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局部用药等方式缓解。
1、水压变化游泳时水压快速变化可能导致咽鼓管功能紊乱,使中耳腔负压增大,诱发炎症。建议避免快速深潜,出现不适可做捏鼻鼓气动作平衡压力。
2、细菌感染泳池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体可能通过外耳道侵入中耳。感染后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伴有发热时可口服头孢克洛。
3、耳道损伤不当掏耳或呛水可能导致耳道皮肤破损,增加感染风险。损伤后可用碘伏消毒,避免进水,必要时使用环丙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4、耳部疾病慢性鼻炎或咽鼓管功能障碍者更易发病,可能与腺样体肥大、过敏等因素有关,需同步治疗原发病,急性期可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游泳后及时擦干耳道,避免用力擤鼻,反复发作需排查鼓膜穿孔等器质性问题,儿童患者建议使用专业耳塞防护。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