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早上起床眼睛里的分泌物很多,以至于眼睛都睁不开,电脑看久了眼球上会有一层白色的东西挡住视线,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甲亢病可不可以玩电脑?

甲亢患者一般可以适度使用电脑,但需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手抖等症状,过度用眼或久坐可能加重不适。

甲亢患者使用电脑时需注意控制时间,建议每30-40分钟休息5-10分钟,远眺或闭目放松。屏幕亮度应调至柔和,避免强光刺激。保持正确坐姿,电脑屏幕与眼睛平齐,减少颈部压力。使用过程中可适当补充水分,避免咖啡因饮料。环境光线需充足,避免在昏暗条件下用眼。

若甲亢症状未有效控制,出现明显眼突、视力模糊等 Graves 眼病表现时,应减少电子设备使用。病情急性发作期伴有严重心律失常或情绪波动时,需暂停使用电脑。妊娠期甲亢或合并其他并发症者,使用电子设备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甲亢患者日常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保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饮食注意低碘、高蛋白、高维生素,适当增加钙质摄入。可进行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但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心悸加重、持续手抖或体重骤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黄斑变性能换眼球吗?

黄斑变性无法通过更换眼球治疗。黄斑变性是视网膜黄斑区的退行性病变,眼球移植目前仅适用于极少数严重外伤或肿瘤病例,且无法恢复视功能。黄斑变性的治疗主要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射、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口服营养补充剂、低视力康复训练等方式。

黄斑变性属于视网膜组织病变,眼球移植手术无法解决视网膜层面的功能损伤。现有医疗技术中,眼球移植仅能恢复眼球外观,视神经无法重建,移植后无法传递视觉信号至大脑。黄斑变性的核心治疗手段是延缓病情进展,例如通过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抑制异常血管增生,或采用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封闭渗漏血管。对于晚期患者,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营养素可能有助于保护残余视细胞,同时需配合放大镜、电子助视器等低视力辅助器具改善生活质量。

建议黄斑变性患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严格遵医嘱接受眼内注药治疗,日常避免强光刺激并戒烟。饮食可增加深色蔬菜、深海鱼类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外出佩戴防蓝光眼镜。若出现视物变形、中心暗点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复查,不可轻信非正规医疗宣传。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红眼病眼球痛怎么办?

红眼病眼球痛可通过冷敷、人工泪液、抗生素滴眼液、抗病毒滴眼液、口服止痛药等方式治疗。红眼病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等原因引起。

1、冷敷

冷敷有助于缓解红眼病引起的眼球疼痛和肿胀。可以使用干净的冷毛巾或冰袋轻轻敷在闭合的眼睑上,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和炎症反应,同时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从而缓解疼痛感。冷敷时需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2、人工泪液

人工泪液适用于因红眼病导致眼睛干涩、异物感明显的患者。人工泪液能够补充泪液,润滑眼球表面,缓解因炎症引起的摩擦不适。可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每日使用3-4次。使用前需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睛或睫毛,防止二次感染。

3、抗生素滴眼液

细菌性红眼病需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控制感染。常见的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等,能够有效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使用频率通常为每日4-6次,症状缓解后仍需遵医嘱完成疗程。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短暂刺痛感,若持续不适需及时就医。避免与他人共用眼药水,防止交叉感染。

4、抗病毒滴眼液

病毒性红眼病需使用抗病毒滴眼液治疗。如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这类药物需严格按医嘱使用,通常每2小时滴1次。病毒性红眼病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需隔离个人用品,避免揉眼。若出现视力下降、畏光加重等症状,提示可能并发角膜炎,需立即就诊。

5、口服止痛药

对于红眼病伴随剧烈眼球疼痛者,可短期使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能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需注意这类药物可能引起胃肠不适,避免空腹服用。儿童、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若用药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停药就医。

红眼病期间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使用单独的毛巾、枕头等个人物品,防止传染他人。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胡萝卜、西蓝花等,有助于角膜修复。外出时可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光线刺激。若出现视力模糊、眼睑严重肿胀或脓性分泌物增多等情况,提示病情加重,需立即前往眼科就诊。痊愈后仍需注意用眼卫生,避免复发。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黑眼球上有一层灰蓝色的膜怎么办?

黑眼球上出现灰蓝色膜状物可能与角膜水肿、虹膜睫状体炎、角膜变性等眼部疾病有关,需通过裂隙灯检查明确诊断。建议及时就医眼科,根据病因采取抗炎治疗、角膜修复或手术干预。

1、角膜水肿

角膜水肿可能导致黑眼球表面呈现灰蓝色雾状混浊,常由眼压升高、角膜内皮功能异常或外伤引起。患者可能伴随视力模糊、畏光流泪等症状。医生可能开具玻璃酸钠滴眼液促进角膜修复,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控制眼压,严重时需进行角膜内皮移植术。避免揉眼和过度用眼有助于缓解症状。

2、虹膜睫状体炎

虹膜睫状体炎引发的炎性渗出物可在角膜后形成灰蓝色沉淀,多与自身免疫疾病或感染相关。典型症状包括眼痛、瞳孔缩小和睫状充血。治疗需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抗炎,配合阿托品眼用凝胶散瞳。若由梅毒或结核引起,需同步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急性期需佩戴墨镜减少光刺激。

3、角膜变性

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等变性病变会导致角膜基质层含水量异常,出现特征性蓝色混浊。此类疾病多为遗传性,进展缓慢但可能引发大泡性角膜病变。轻症可使用高渗氯化钠滴眼液脱水,晚期需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应避免游泳等可能造成角膜损伤的活动,定期复查角膜厚度。

4、角膜血染

前房积血吸收过程中,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沉积于角膜可形成灰蓝色膜样改变。常见于眼外伤或手术后,可能伴随眼压波动。治疗需监测眼压,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预防青光眼,积血严重时需前房冲洗。恢复期需保持半卧位促进血液下沉。

5、金属沉积症

长期接触铜、银等金属或使用含金属药物,可能导致金属颗粒在角膜后弹力层沉积形成蓝灰色环。常见于Wilson病患者,需通过血清铜蓝蛋白检测确诊。除使用青霉胺片驱铜治疗外,严重角膜沉积可考虑激光消融。日常需严格低铜饮食,避免动物肝脏等富铜食物。

出现角膜异常变色需立即停戴隐形眼镜,避免使用含防腐剂的眼药水。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室内保持适宜湿度。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Omega-3脂肪酸,如胡萝卜、深海鱼等。若伴随剧烈眼痛、视力骤降或头痛呕吐,提示可能继发青光眼,须急诊处理。定期进行眼压测量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检查,建立长期随访计划。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孩子眼球震颤怎么办??

孩子眼球震颤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眼球震颤通常由遗传因素、视觉发育异常、神经系统疾病、前庭功能障碍、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生活干预

家长需帮助孩子避免强光刺激,保持充足睡眠。日常可进行视觉训练,如注视固定目标或跟随移动物体,有助于改善眼肌协调性。饮食中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DHA,如胡萝卜、深海鱼等,对视觉发育有辅助作用。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每20分钟休息一次。

2、物理治疗

建议家长带孩子进行专业视觉康复训练,包括棱镜矫正、眼球运动训练等。部分机构提供振动式眼罩治疗,通过特定频率刺激改善神经传导。水疗和平衡训练对前庭性震颤可能有效,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治疗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每周2-3次。

3、药物治疗

对于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的震颤,医生可能开具氯硝西泮片改善神经兴奋性,或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前庭功能障碍可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调节内耳循环。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4、手术治疗

先天性眼外肌异常可考虑眼肌后徙术或肌腱折叠术,通过调整眼肌张力改善震颤。严重脑干病变可能需要神经外科干预。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需佩戴眼罩1-2周。6岁以上儿童手术效果相对稳定,术后仍需配合视觉训练。

5、综合管理

建议家长建立震颤频率记录表,定期测量振幅和方向变化。合并斜视或屈光不正需同步矫正,可验配三棱镜眼镜。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监测脑发育情况。心理疏导很重要,避免孩子因异常注视产生自卑情绪。每3-6个月进行眼科和神经科联合随访。

家长应保持孩子作息规律,每天保证10小时睡眠。学习时使用防眩光台灯,书本距离保持30厘米。饮食注意补充蛋黄、蓝莓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避免剧烈摇头或快速转身动作。冬季注意眼部保暖,外出可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发现震颤加重或伴随头痛呕吐,应立即就医排查颅内病变。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丹毒 甲减 铍中毒 鼓膜穿孔 脐尿管瘘 过敏性休克 颅底凹陷症 勃起功能障碍 继发性腹膜炎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