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急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耳痛、发热、听力下降、耳内流脓等,严重时可能伴随呕吐或腹泻。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选择药物或手术干预,同时注意日常护理。
1、耳痛
宝宝急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是耳痛,尤其是夜间疼痛加剧。这是因为中耳腔内积液或感染导致压力增加,刺激耳膜和周围神经。宝宝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频繁抓耳朵或摇头。家长可以尝试用温热的毛巾敷在宝宝耳朵周围,缓解疼痛。如果疼痛持续,需及时就医。
2、发热
急性中耳炎常伴随发热,体温可能升至38℃以上。发热是身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提示炎症较为严重。家长应密切监测体温,适当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同时注意补充水分。若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持续升高,需尽快就医。
3、听力下降
中耳炎会导致中耳积液,影响声音传导,从而引起听力下降。宝宝可能对声音反应迟钝或需要更大音量才能听到。听力下降通常是暂时的,随着炎症消退会逐渐恢复。但如果听力问题持续,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鼓膜穿孔或其他并发症。
4、耳内流脓
当感染严重时,中耳内的脓液可能冲破鼓膜流出,表现为耳内流脓。这是身体排出感染物质的一种方式,但也提示病情较重。家长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用手或棉签深入耳道。流脓后耳痛可能减轻,但仍需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
5、呕吐或腹泻
部分宝宝在急性中耳炎发作时可能伴随呕吐或腹泻,这与感染引起的全身反应有关。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避免脱水。如果呕吐或腹泻频繁,需及时就医。
治疗方面,轻度中耳炎可通过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控制感染;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鼓膜穿刺或置管手术引流积液。日常护理中,避免宝宝接触二手烟、保持鼻腔通畅、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中耳炎的重要措施。
宝宝急性中耳炎需及时干预,避免发展为慢性中耳炎或听力损伤。家长应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尽早就医,确保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