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耳鼻咽喉科

孩子急性中耳炎发烧39度吃什么药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急性中耳炎治疗方法?
小儿急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局部护理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早期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避免并发症。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小儿急性中耳炎的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止痛药和退烧药。 -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抗生素,用于控制细菌感染,疗程通常为7-10天。 - 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缓解耳痛和发热。 - 鼻用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帮助减轻鼻腔充血,改善咽鼓管功能。 2、局部护理 局部护理有助于减轻症状和促进恢复。 - 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敷在患侧耳朵,可缓解疼痛。 - 保持鼻腔通畅:定期清理鼻腔分泌物,避免用力擤鼻,防止感染扩散。 - 避免耳道进水:洗澡或游泳时使用耳塞,防止水分进入耳道加重感染。 3、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儿,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 鼓膜切开术:通过切开鼓膜引流中耳积液,缓解疼痛和压力。 - 鼓室置管术:在鼓膜上放置通气管,帮助中耳积液排出,改善听力。 - 腺样体切除术:对于伴有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切除腺样体可减少中耳炎复发。 小儿急性中耳炎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儿个体情况制定方案。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通过合理的药物、护理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大多数患儿可完全康复,减少并发症风险。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宝宝急性中耳炎什么症状?
宝宝急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耳痛、发热、听力下降、耳内流脓等,严重时可能伴随呕吐或腹泻。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选择药物或手术干预,同时注意日常护理。 1、耳痛 宝宝急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是耳痛,尤其是夜间疼痛加剧。这是因为中耳腔内积液或感染导致压力增加,刺激耳膜和周围神经。宝宝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频繁抓耳朵或摇头。家长可以尝试用温热的毛巾敷在宝宝耳朵周围,缓解疼痛。如果疼痛持续,需及时就医。 2、发热 急性中耳炎常伴随发热,体温可能升至38℃以上。发热是身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提示炎症较为严重。家长应密切监测体温,适当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同时注意补充水分。若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持续升高,需尽快就医。 3、听力下降 中耳炎会导致中耳积液,影响声音传导,从而引起听力下降。宝宝可能对声音反应迟钝或需要更大音量才能听到。听力下降通常是暂时的,随着炎症消退会逐渐恢复。但如果听力问题持续,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鼓膜穿孔或其他并发症。 4、耳内流脓 当感染严重时,中耳内的脓液可能冲破鼓膜流出,表现为耳内流脓。这是身体排出感染物质的一种方式,但也提示病情较重。家长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用手或棉签深入耳道。流脓后耳痛可能减轻,但仍需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 5、呕吐或腹泻 部分宝宝在急性中耳炎发作时可能伴随呕吐或腹泻,这与感染引起的全身反应有关。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避免脱水。如果呕吐或腹泻频繁,需及时就医。 治疗方面,轻度中耳炎可通过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控制感染;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鼓膜穿刺或置管手术引流积液。日常护理中,避免宝宝接触二手烟、保持鼻腔通畅、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中耳炎的重要措施。 宝宝急性中耳炎需及时干预,避免发展为慢性中耳炎或听力损伤。家长应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尽早就医,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红皮病 产前子痫 高热惊厥 脑干损伤 巴尔通体病 肺良性肿瘤 肠道菌群失调 慢性子宫内膜炎 帕金森病性痴呆 波伊茨-耶格综合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