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眼睛里感觉有异物但找不到东西怎么办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声带息肉手术后有异物感?

声带息肉手术后出现异物感是常见现象,通常与术后局部水肿、创面愈合或瘢痕形成有关。多数患者1-2周内症状逐渐缓解,少数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声带息肉手术后异物感多因手术创伤引发黏膜水肿或分泌物刺激所致。术后1-3天创面渗出期,患者常感觉喉部有黏痰附着感,此时需避免用力咳嗽。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可帮助稀释分泌物,遵医嘱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有助于黏液排出。术后3-7天为水肿高峰期,声带轻微肿胀可能导致吞咽梗阻感,建议进食温凉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充血。部分患者术后7-14天可能出现肉芽组织增生,表现为持续性异物感,此时需复查电子喉镜观察愈合情况。若术后超过1个月仍有明显不适,需考虑瘢痕挛缩或声带粘连可能,可通过喉肌电图评估声带运动功能。

术后护理应注意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喉部湿润,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因素。发声训练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初期可采用吹唇练习放松喉部肌肉,2周后开始轻声发音训练。若异物感伴随疼痛加剧或发声困难,应及时复查排除感染等并发症。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舌头靠近喉咙有时会有异物感?

舌头靠近喉咙有异物感可能与舌根淋巴滤泡增生、慢性咽炎、反流性咽喉炎、舌扁桃体肥大或舌根囊肿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处理。

1、舌根淋巴滤泡增生

长期吸烟或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舌根部淋巴组织增生,表现为颗粒状突起伴异物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西地碘含片或银黄含化片缓解症状,同时需戒烟并治疗原发感染。

2、慢性咽炎

咽部黏膜慢性炎症常引起咽干、咽痒及异物感,可能与粉尘刺激或胃酸反流有关。建议使用呋喃西林溶液漱口,配合咽炎片或清喉利咽颗粒治疗,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并避免辛辣饮食。

3、反流性咽喉炎

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可产生烧灼感及异物感,夜间平卧时症状加重。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或莫沙必利片控制反流,睡前3小时禁食并抬高床头15-20厘米。

4、舌扁桃体肥大

舌根两侧的舌扁桃体病理性肥大会产生持续堵塞感,可能伴随吞咽不适。确诊后可通过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或舌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需流质饮食1-2周。

5、舌根囊肿

舌根部黏液腺导管阻塞可形成潴留性囊肿,表现为光滑包块伴异物感。较小囊肿可观察随访,较大囊肿需行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日常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用淡盐水漱口每日3-4次,避免过度清嗓动作。睡眠时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减少空调直吹。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吞咽疼痛、声音嘶哑、体重下降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就诊耳鼻喉科进行喉镜或影像学检查。注意记录症状发作的时间规律及诱发因素,便于医生准确判断病因。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沙眼异物感怎么消除?

沙眼异物感可通过人工泪液滴眼液、抗生素滴眼液、热敷、清洁眼睑、避免揉眼等方式缓解。沙眼通常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伴随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1、人工泪液滴眼液

人工泪液滴眼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可缓解眼部干燥和异物感。这类药物模拟天然泪液成分,能润滑眼球表面,减少摩擦引起的不适。使用前需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睛。对滴眼液成分过敏者禁用,使用后出现持续刺痛需停用。

2、抗生素滴眼液

沙眼衣原体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阿奇霉素滴眼液等。这类药物能抑制病原体繁殖,减轻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需按医嘱完成整个疗程,不可自行停药。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短暂灼热感,若症状加重或出现皮疹需就医。

3、热敷

用40℃左右温水浸湿干净毛巾敷于闭合的眼睑5-1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促进睑板腺分泌物排出,改善睑缘血液循环,缓解因分泌物堆积导致的异物感。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配合轻柔的睑缘清洁效果更佳。

4、清洁眼睑

使用稀释的婴儿洗发水或专用睑缘清洁棉片,沿睫毛根部轻轻擦拭去除分泌物和痂皮。清洁可减少细菌滋生,防止分泌物刺激角膜。操作时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角膜。清洁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但不可直接用水龙头流水冲洗。

5、避免揉眼

揉眼会加重角膜摩擦,导致异物感加剧甚至继发感染。可佩戴护目镜减少风沙刺激,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若痒感明显可冷敷止痒,同时排查过敏原。儿童患者家长需修剪孩子指甲,监督其不要揉眼。

沙眼患者应保持毛巾、枕巾单独清洗消毒,避免共用眼部化妆品。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强光刺激。若异物感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疼痛等症状,需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和病原体检测。急性期需暂停佩戴隐形眼镜,痊愈后3个月方可考虑更换新镜片。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嗓子有异物咳嗽怎么办?

嗓子有异物咳嗽可通过多喝水、调整饮食、保持空气湿润、服用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嗓子有异物咳嗽通常由咽喉炎、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异物刺激、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

适量饮用温水有助于缓解咽喉干燥和异物感,促进分泌物稀释排出。避免饮用过烫或过冷的水,以免刺激咽喉黏膜。每日饮水量建议控制在1500-2000毫升,可分多次少量饮用。若伴有咽痛可添加少量蜂蜜,但糖尿病患者慎用。

2、调整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油炸或过硬食物。可适量食用雪梨、银耳等润肺食材,但需注意过敏风险。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食物残渣滞留咽喉。饭后保持直立姿势30分钟,减少胃酸反流刺激。

3、保持空气湿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避免干燥空气加重咳嗽。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粉尘和过敏原积聚。烟雾环境会加剧咽喉刺激,需严格避免主动及被动吸烟。夜间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床头,减少胃酸反流发生。

4、服用药物

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罗红霉素胶囊等抗生素。过敏性咳嗽可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干咳剧烈时可短期服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痰液黏稠者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

5、就医检查

持续咳嗽超过2周或伴随发热、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医生可能通过喉镜、胸部CT等检查排除气管异物、肿瘤等严重疾病。胃食管反流患者需进行24小时pH监测,过敏体质者建议完善过敏原筛查。

日常需避免用力清嗓或剧烈咳嗽,以免加重声带损伤。注意观察咳嗽性质变化,记录发作时间与诱因。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应及时到耳鼻喉科或呼吸内科就诊,避免自行长期用药掩盖病情。咽喉部位敏感者应减少接触冷空气、粉尘等刺激因素,外出时可佩戴口罩防护。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如何治疗直肠内异物?

直肠内异物可通过手法取出、内镜取出、药物治疗、灌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直肠内异物可能与误吞异物、性行为不当、外伤、肠道疾病、精神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肛门疼痛、排便困难、便血、腹胀、发热等症状。

1、手法取出

体积较小且位置较浅的异物可由医生通过肛门指检或器械辅助直接取出。操作前需进行肛门局部麻醉减轻疼痛,操作时避免暴力牵拉导致直肠黏膜损伤。适用于纽扣、果核等表面光滑的小型异物,取出后需观察是否有出血或感染迹象。

2、内镜取出

对于位置较深或尖锐的异物可采用结肠镜或直肠镜取出。内镜能清晰定位异物并评估肠壁损伤情况,可取出鱼刺、牙签等易刺伤组织的异物。操作中需注气扩张肠腔,使用抓钳或网篮小心夹取,术后需禁食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药物治疗

若伴有感染需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疼痛明显者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对于精神障碍导致的异物滞留,需配合奥氮平片、盐酸舍曲林片等精神类药物进行干预。

4、灌肠治疗

适用于质地较软的异物或粪便嵌塞,通过温盐水或甘油灌肠软化异物促进排出。操作时灌肠液温度需保持在37℃左右,压力不宜过高,可重复进行但单日不超过3次。禁忌用于肠穿孔或尖锐异物患者。

5、手术治疗

当异物导致肠穿孔、大出血或经其他方法取出失败时需行剖腹手术。常见术式包括直肠切开取异物术、肠段切除术等,术后需留置引流管并禁食。手术风险包括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发生直肠异物滞留时应立即禁食并避免自行抠挖,采取侧卧位减少肠道压力。就医后需配合影像学检查明确异物位置与性质,术后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预防方面需妥善保管小物件,儿童玩具应避免可吞咽部件,精神障碍患者需加强看护。若出现持续腹痛或便血需及时复诊排除肠穿孔等并发症。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登革热 关节炎 垂体腺瘤 神经鞘瘤 肺念珠菌病 肠系膜裂孔疝 获得性鱼鳞癣 甲胎蛋白异常 结核性腹膜炎 十二指肠憩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