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鼻屎会自己掉出来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宝宝有鼻屎怎么弄出来?

宝宝有鼻屎可通过轻柔清理、生理盐水软化、吸鼻器辅助等方式处理。鼻腔分泌物堆积可能与空气干燥、感冒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不畅、烦躁等症状。

1、轻柔清理

对于附着在鼻孔边缘的鼻屎,可用婴儿专用棉签蘸取少量温水,沿鼻腔外缘单向滚动清理。操作时需固定宝宝头部避免晃动,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若鼻屎较硬或位置较深,不可强行掏挖。

2、生理盐水软化

将0.9%生理盐水滴入鼻腔1-2滴,等待1-2分钟待鼻屎软化后,用棉签或吸鼻器处理。生理盐水能湿润鼻腔并稀释分泌物,适用于干硬鼻屎。注意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儿童专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滴剂。

3、吸鼻器辅助

球形吸鼻器可轻柔吸出软化后的鼻屎。使用前需挤压球部排出空气,将吸头轻贴鼻孔后缓慢松开,利用负压吸出分泌物。吸鼻后需用温水清洗器械,避免交叉感染。电动吸鼻器需选择低吸力型号。

4、蒸汽湿润

在浴室开启热水制造蒸汽环境,让宝宝停留5-10分钟吸入湿润空气,有助于松动鼻屎。也可用温热湿毛巾敷于鼻梁处,但需注意温度避免烫伤。该方法适合因感冒导致的粘稠鼻涕。

5、调整环境湿度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可减少鼻屎形成。使用加湿器时需每日换水清洁,避免滋生细菌。冬季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或电暖气,这些设备会加剧空气干燥。

日常需观察宝宝呼吸状态,若鼻塞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脓性分泌物,应及时就医排查鼻炎等疾病。清理鼻腔频率不宜过高,每日1-2次即可,过度刺激可能引发鼻黏膜水肿。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母乳中的蛋白质成分,减少宝宝鼻腔分泌物粘稠度。避免使用成人棉签、镊子等工具,防止器械过粗造成损伤。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鼻子里每天都有血和鼻屎是怎么回事?

鼻子里每天都有血和鼻屎可能与空气干燥、挖鼻损伤、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避免刺激、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空气干燥

干燥环境会导致鼻腔黏膜水分蒸发,黏膜脆弱易破裂出血,同时分泌物浓缩形成鼻屎。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或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房或暖气房。

2、挖鼻损伤

频繁挖鼻可能划伤鼻前庭区黏膜引发出血,结痂后与分泌物混合形成血性鼻屎。应戒除挖鼻习惯,修剪指甲减少机械刺激。若已出现破损可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

3、鼻炎

过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炎会引起黏膜充血肿胀,毛细血管扩张后易渗血,炎症刺激导致分泌物增多。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鼻渊通窍颗粒等药物控制炎症。

4、鼻窦炎

细菌感染引发的鼻窦炎会产生脓性分泌物,混合血液后形成黄褐色鼻痂,常伴随头痛和嗅觉减退。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配合鼻窦冲洗治疗。

5、鼻中隔偏曲

先天或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会使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出现糜烂出血。严重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轻度者可短期使用复方薄荷脑鼻用吸入剂保护黏膜。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黏膜。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若出血量较大、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排查血液系统疾病或肿瘤性病变。定期用温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但冲洗压力不宜过大。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鼻屎有臭味是什么原因?

鼻屎有臭味可能与鼻腔干燥、细菌感染、鼻窦炎、萎缩性鼻炎、鼻腔异物等因素有关。鼻腔分泌物出现异味通常提示存在病理改变,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鼻腔干燥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饮水不足会导致鼻腔黏膜脱水,分泌物浓缩后可能产生轻微异味。这种情况可通过增加空气湿度、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水缓解,必要时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湿润。伴随鼻出血或结痂时需警惕干燥性鼻炎。

2、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滋生会引起分泌物腐败臭味,常见于感冒后期或慢性鼻炎急性发作。典型表现包括黄绿色脓涕、鼻腔灼热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鼻腔、夫西地酸乳膏等局部抗菌药物,避免自行挖鼻加重感染。

3、鼻窦炎

上颌窦或筛窦炎症会导致脓性分泌物倒流至鼻腔,产生腐臭味并伴随头痛、面部压迫感。急性期可选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慢性反复发作者可能需要鼻窦CT评估手术指征。鼻窦炎引起的臭味在低头时往往加重。

4、萎缩性鼻炎

鼻腔黏膜萎缩导致痂皮堆积,继发厌氧菌感染会产生特殊腥臭味。患者常自觉鼻腔宽大但通气不畅,可看到黄绿色干痂。治疗需联合复方薄荷脑鼻用吸入剂软化痂皮,严重者需维生素A注射液局部注射改善黏膜营养。

5、鼻腔异物

儿童玩耍时塞入的纽扣、纸团等异物滞留超过24小时会引发腐败性臭味,多伴随单侧鼻塞和血性分泌物。成人可能因鼻石形成出现类似症状,需通过前鼻镜或影像学检查确认,异物取出后臭味可迅速消失。

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频繁挖鼻孔。出现持续臭味伴随发热、头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必要时进行鼻内镜或细菌培养检查。饮食上适当增加维生素B2和锌的摄入,有助于维持鼻腔黏膜健康状态。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40%-60%,冬季可使用加湿器预防鼻腔干燥。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经常抠鼻屎会怎么样?

经常抠鼻屎可能导致鼻黏膜损伤、鼻出血或诱发感染。鼻腔作为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其黏膜具有过滤和加湿空气的功能,频繁用手指刺激可能破坏这一保护机制。

鼻腔黏膜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机械性摩擦容易造成微小裂伤,表现为反复鼻出血。长期刺激还会导致黏膜增生肥厚,引发慢性鼻炎,出现鼻塞、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若手指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可能引起鼻前庭炎或疖肿,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严重时可能扩散至面部危险三角区。

儿童群体更需警惕,其鼻黏膜更为脆弱,且可能将鼻腔分泌物推入鼻窦引发鼻窦炎。部分人群因过敏性鼻炎产生瘙痒感而频繁挖鼻,这种行为可能加重过敏反应,形成越抠越痒的恶性循环。有鼻中隔偏曲者因气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分泌物堆积,不当清理可能加剧结构异常。

保持鼻腔清洁应优先选择生理盐水冲洗,既能软化结痂又不会损伤黏膜。冬季干燥时可使用凡士林或无刺激鼻用保湿凝胶,出现持续出血、脓性分泌物或面部肿胀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修剪指甲、洗手后再处理鼻腔分泌物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必要时可使用医用鼻腔冲洗器替代手指清洁。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鼻屎特别多怎么回事?

鼻屎特别多可能与空气干燥、鼻炎、鼻窦炎等因素有关。

空气干燥会导致鼻腔黏膜水分蒸发过快,使分泌物变得黏稠并形成较多鼻屎。这种情况在秋冬季节或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较为常见。鼻炎患者由于鼻腔黏膜炎症反应,会分泌大量黏液,干燥后形成鼻屎。过敏性鼻炎还可能伴随打喷嚏、鼻痒等症状。鼻窦炎患者除鼻屎增多外,常出现黄绿色脓性鼻涕、头痛等症状,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

日常可适当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用力挖鼻。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到耳鼻喉科就诊检查。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热门标签

腱鞘炎 结膜炎 偏头痛 共济失调 念珠菌病 肠重复畸形 慢性蝶窦炎 疱疹样天疱疮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