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可能由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肺复苏、除颤仪使用、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
1、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常表现为剧烈胸痛、大汗淋漓。需紧急进行冠脉介入治疗,药物可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2、严重心律失常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可能伴随意识丧失、抽搐。需立即电除颤,药物可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
3、电解质紊乱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影响心肌电活动,可能出现肌无力、心电图异常。需静脉补充电解质,药物包括氯化钾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聚苯乙烯磺酸钠散。
4、药物中毒洋地黄类或抗心律失常药物过量可抑制心脏传导,常见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需停用相关药物并使用解毒剂,如地高辛抗体片段、活性炭混悬液、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突发心脏骤停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专业人员到达前持续进行胸外按压,日常应定期体检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