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关节科 > 骨折

手腕骨折一个月可以拆石膏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手腕骨折后手肿不消怎么回事?

手腕骨折后手肿不消可能由局部炎症反应、静脉回流受阻、软组织损伤、固定不当或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消肿、物理治疗、调整固定、抗感染治疗及功能锻炼等方式缓解。

1、局部炎症反应:

骨折后局部组织会释放炎性介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持续性肿胀。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慢性期建议冷热交替敷贴促进炎症吸收。

2、静脉回流受阻:

石膏或支具固定过紧可能压迫静脉血管,表现为手指发绀、胀痛。需及时调整固定松紧度,抬高患肢至心脏水平以上,配合向心性按摩改善循环。

3、软组织损伤:

伴随骨折的肌腱韧带损伤会导致淋巴液淤积,肿胀常伴随皮肤紧绷感。伤后2周可开始低频脉冲电疗,配合七叶皂苷钠等消肿药物促进组织修复。

4、固定不当:

骨折端微动会刺激滑膜分泌增多,表现为肿胀反复。需通过X光确认复位情况,必要时更换为高分子夹板或功能性支具维持稳定。

5、感染风险:

开放性骨折或皮肤破损处出现红肿热痛需警惕感染,可能伴随发热。需进行血常规检查,确诊后使用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源。

康复期间建议每日进行手指抓握、腕关节屈伸等被动活动,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骨痂形成,肿胀明显时可食用冬瓜、薏米等利水食材。夜间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避免下垂姿势。若肿胀持续超过3周或伴随剧烈疼痛、皮肤变色,需及时复查排除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等并发症。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人流手术之后手腕为什么会疼?

人流手术后手腕疼痛可能与术中体位压迫、激素水平变化、局部神经受压、术后缺钙或心理因素有关。

1、术中体位压迫:

手术时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可能导致手腕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特别是无痛人流需静脉麻醉时,肢体摆放不当易造成尺神经或桡神经暂时性压迫。术后2-3天内可热敷缓解,避免提重物。

2、激素骤变影响:

妊娠终止后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可能引发关节韧带松弛及局部水肿,腕关节周围肌腱敏感性增加。建议补充维生素B族,适当活动手指促进淋巴回流。

3、神经卡压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腕管综合征样表现,与手术应激导致的体液潴留有关。表现为拇指至无名指桡侧麻木,夜间加重。可尝试腕部支具固定,若持续1周不缓解需排查颈椎病。

4、钙代谢紊乱:

术后失血及饮食限制可能造成暂时性低钙血症,引发手腕抽搐样疼痛。建议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必要时检测血钙水平。

5、身心应激反应:

焦虑情绪可能放大躯体不适感,形成疼痛-紧张循环。可通过冥想放松训练缓解,若伴随失眠或情绪低落需心理干预。

术后两周内建议佩戴护腕减少活动摩擦,每日进行手腕屈伸锻炼如握拳-张开交替。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铁剂,推荐鲫鱼汤、菠菜猪肝粥等促进恢复。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或电脑,睡眠时垫高上肢减轻水肿。若疼痛放射至肩臂或出现皮肤青紫需排除静脉血栓,及时复查超声。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摔倒手腕撑地要警惕哪四种病?

摔倒时手腕撑地需警惕腕部骨折、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腕关节脱位及韧带撕裂四种常见损伤。

1、腕部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最为多见,多因跌倒时手掌张开撑地导致。典型表现为腕部剧烈疼痛、肿胀变形及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出现“餐叉样”畸形。需通过X光或CT确诊,轻度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复杂骨折可能需手术复位。

2、三角纤维软骨损伤:

腕关节尺侧软骨结构易在扭转外力下撕裂,表现为旋转手腕时尺骨侧疼痛、握力下降伴弹响感。核磁共振检查可明确损伤程度,早期需腕关节制动,严重者需关节镜微创修复。

3、腕关节脱位:

月骨脱位常见于手掌过度背伸受力,腕部出现阶梯状畸形伴正中神经压迫症状。需急诊手法复位配合支具固定,反复脱位者需韧带重建手术。

4、韧带撕裂:

舟月韧带或月三角韧带断裂会导致腕骨间不稳定,表现为特定方向活动时突发剧痛伴无力感。应力位X光片可见腕骨间隙增宽,部分患者需关节囊紧缩术恢复稳定性。

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冰敷消肿,用硬板或绷带临时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就医前避免热敷或揉按患处,转运时保持前臂抬高于心脏位置。恢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抓握训练和腕关节活动度练习,日常可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三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若出现手指麻木或皮肤苍白需紧急处理血管神经损伤。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手腕腱鞘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手腕腱鞘炎可能由过度使用、姿势不当、外伤、炎症反应、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1、过度使用:

长期重复性手腕动作如打字、使用鼠标或手工劳动会导致肌腱与腱鞘反复摩擦,引发局部充血水肿。这类情况多见于职业人群,需减少重复动作频率并配合热敷缓解。

2、姿势不当:

手腕长期处于背伸或屈曲的不良姿势,会使肌腱在腱鞘内滑动受阻。建议保持手腕中立位,使用护具支撑,避免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

3、外伤因素:

手腕直接撞击或扭伤可能造成腱鞘结构损伤,局部出血后形成粘连。急性期需制动冷敷,慢性期可通过超声波治疗促进组织修复。

4、炎症反应: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累及腱鞘滑膜,表现为晨僵和对称性肿痛。需针对原发病使用抗风湿药物,同时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5、退行性变:

中老年患者因肌腱弹性下降、滑液分泌减少,更易发生腱鞘机械性卡压。可尝试低频脉冲电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延缓组织退化进程。

预防手腕腱鞘炎需注意劳逸结合,每小时活动手腕3-5分钟,做握拳-伸展交替运动。日常可进行手腕抗阻训练增强肌力,如用橡皮筋做屈伸对抗练习。饮食中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其富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寒冷季节需注意手腕保暖,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若出现持续疼痛伴弹响感,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明确腱鞘病变程度。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手腕肌腱断裂康复训练的方法?

手腕肌腱断裂康复训练的方法主要有早期被动活动、渐进性主动训练、功能性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练习和日常生活适应性训练。

1、被动活动:

术后初期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被动屈伸训练。通过健侧手辅助或支具固定,以无痛范围为度轻柔牵拉肌腱,防止粘连形成。每日3-4组,每组10-15次,重点维持腕关节中立位至30度活动范围。

2、主动训练:

拆除固定后开始低阻力主动收缩。采用橡皮筋辅助抗阻练习,从屈腕20度逐步增加至全范围运动。训练时保持前臂旋前位,避免代偿性手指动作,每次训练后冰敷15分钟预防肿胀。

3、力量恢复:

肌腱愈合进入重塑期后增加握力训练。使用海绵球渐进过渡到握力器,同步进行腕关节桡偏/尺偏抗阻练习。每周增加0.5公斤负荷,注意监测肌腱滑动时的弹响感。

4、关节活动:

采用动态关节松动术改善腕骨间协调性。通过八方向牵拉结合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重点恢复腕关节背伸60度、掌屈80度的功能性活动范围。

5、生活适应:

设计特定动作模拟日常需求,如拧毛巾训练旋前旋后功能,持杯练习强化三点捏握。建议使用 ergonomic人体工学工具减轻负荷,避免突然发力或长时间维持抓握姿势。

康复期间需保持高蛋白饮食促进肌腱胶原合成,每日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早期避免负重超过0.5公斤,6周后逐步恢复游泳等非对抗性运动。训练中出现持续疼痛或卡顿感应立即停止并复查,夜间使用可调节支具维持肌腱延展性。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肌腱愈合质量,配合脉冲射频治疗预防瘢痕增生。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癫痫 肾脓肿 胃下垂 腹腔积液 肺部感染 乳腺结核 舌下囊肿 外阴白色病变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