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外科其他 > 肝胆外科

2型糖尿病酒精性脂肪肝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2型糖尿病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2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治疗和饮食运动干预。

中药调理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手段,常用方剂有消渴方、六味地黄丸和玉女煎。消渴方由黄连、天花粉等组成,适用于多饮多食症状明显的患者。六味地黄丸以熟地黄为主药,针对肾阴亏虚型糖尿病。玉女煎含石膏、知母等成分,适合胃热炽盛证候。这些方剂需根据患者具体证型由中医师调配,不可自行服用。针灸治疗常选取足三里、脾俞、胰俞等穴位,通过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节血糖水平。治疗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每周进行数次。

饮食运动干预强调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等粗粮。适量运动推荐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养生功法,这些运动强度适中且能调和气血。中医认为情志因素与糖尿病密切相关,保持情绪平稳对病情控制有帮助。日常可饮用桑叶茶、枸杞茶等药茶辅助降糖,但需监测血糖变化。

2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需长期坚持,建议定期复诊调整方案并配合现代医学监测。

赵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12型糖尿病区别?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常见于青少年,起病急骤,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骤降和酮症酸中毒倾向。2型糖尿病则与胰岛素抵抗伴相对分泌不足相关,多见于中老年群体,起病隐匿,早期常无症状,多数患者伴随超重或代谢综合征表现。1型患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治疗,而2型可通过口服降糖药、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部分进展期患者需联合胰岛素治疗。

日常需根据分型制定个性化血糖监测和饮食运动方案,建议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

1型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有哪些?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年龄分布及治疗方式。1型糖尿病多为自身免疫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需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则与胰岛素抵抗及分泌不足相关,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或口服降糖药控制。

1型糖尿病常见于青少年,起病急骤,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其发病与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有关,需终身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起病隐匿,常伴随肥胖、高血压,早期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及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管理。部分患者随病情进展也可能需胰岛素辅助。

日常需定期监测血糖,1型患者需严格匹配胰岛素与饮食,2型患者应控制体重并减少高糖高脂摄入。两类糖尿病均需预防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

赵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的饮食保健方法大揭秘?

2型糖尿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等方式进行饮食保健。

调整饮食结构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建议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5%-30%。控制总热量摄入能帮助维持理想体重,成年患者每日建议摄入20-25千卡/公斤标准体重。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豆类等可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避免精制糖及高糖食品。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25-30克,选用西蓝花、菠菜等非淀粉类蔬菜。合理分配三餐比例,早中晚按3:4:3分配,必要时采用少量多餐模式。

日常注意监测餐后血糖变化,避免饮酒及高盐食品,配合适度运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头晕怎么回事?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头晕可能与低血糖、高血压、脑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

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头晕的常见原因,多因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或进食不足导致。患者除头晕外,常伴有心慌、出汗、手抖等症状。高血压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合并高血压。脑血管病变如脑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血管损伤相关,这类头晕可能伴随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

建议患者监测血糖血压变化,避免空腹运动,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若头晕反复发作或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脑血管病变。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突然体位改变,注意饮食中碳水化合物与药物的匹配。

赵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热门标签

三房心 角膜溃疡 2型糖尿病 淋球菌感染 慢性阑尾炎 口腔扁平苔癣 丘疹性荨麻疹 蚕蚀性角膜溃疡 透明细胞汗腺腺瘤 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