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一般不建议在急性炎症期、严重全身性疾病、妊娠期、血液系统疾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时进行。
急性炎症期如牙龈炎、冠周炎发作时,拔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严重全身性疾病如未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患者,拔牙可能诱发并发症。妊娠期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拔牙可能增加流产或早产风险。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患者拔牙后易出血不止。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需调整用药后再评估。
拔牙前应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并如实告知医生病史及用药情况。术后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或进食过硬食物。
粉尘螨不会直接引起人鼻病毒感染。
粉尘螨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过敏原,主要通过其排泄物和尸体碎片引发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人鼻病毒感染则由鼻病毒引起,属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范畴。两者在病原体和致病机制上完全不同。粉尘螨导致的过敏反应可能使鼻腔黏膜处于炎症状态,间接增加呼吸道对病毒感染的易感性,但并非直接病因。
过敏性鼻炎患者长期暴露于粉尘螨环境中,可能出现鼻黏膜充血、水肿等症状,破坏鼻腔的物理屏障功能。这种情况下,鼻病毒更容易侵入并复制,但感染仍取决于病毒接触史和个体免疫力。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粉尘螨接触、增强体质是降低双重风险的关键措施。
儿童扁桃体切除术通常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扁桃体肿瘤等情况。
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每年超过7次或连续两年每年超过5次时,可能建议切除扁桃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导致儿童夜间缺氧、生长发育迟缓时,扁桃体肥大合并腺样体肥大会造成气道阻塞,此时需手术干预。扁桃体角化症、扁桃体良性肿瘤等疾病也可能需要切除治疗。手术适应证需由耳鼻喉科医生评估,结合患儿具体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术后需注意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复查恢复情况。
肝内结石通常仅在合并严重肝萎缩、反复胆管炎或癌变风险时需考虑肝切除术。
肝内结石是否需要切肝主要取决于结石位置、肝脏功能损害程度及并发症情况。当结石导致局部肝段或肝叶萎缩、纤维化,且丧失正常功能时,手术切除病变肝组织可避免反复感染。若患者每年发作两次以上急性胆管炎,经药物和胆道引流治疗无效,或影像学提示胆管狭窄伴上游肝实质毁损,也需评估肝切除。存在肝内胆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胆管细胞癌高风险因素时,预防性切除可能是合理选择。部分弥漫性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者,可能需联合肝移植治疗。
术后需长期随访肝功能,低脂饮食并避免酒精摄入,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孕妇在存在血栓高风险或确诊血栓性疾病时需要打肝素。
孕妇使用肝素主要针对两种情况。一是预防性应用,适用于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史、家族遗传性易栓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或长期卧床等高危孕妇,通过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达肝素钠注射液等预防血栓形成。二是治疗性应用,用于已发生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的孕妇,需持续用药至产后或医生评估风险解除。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硬膜外麻醉前12小时用药以防椎管内血肿。
孕妇使用肝素应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同时注意观察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就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