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刮痧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败血症,但操作不当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败血症的发生主要与皮肤屏障破坏、器械污染、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 皮肤破损刮痧力度过大可能造成皮肤破损,细菌可通过微小伤口入侵。建议使用润滑介质,避免同一部位重复刮拭,刮痧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 器械污染重复使用的刮痧板若消毒不彻底,可能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每次使用前后需用75%酒精浸泡消毒,或选择一次性刮痧器具。
3. 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等群体,皮肤感染概率较高。这类人群刮痧前应咨询医生,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软膏。
4. 基础疾病肝硬化、血液病等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异常,刮痧易导致皮下出血继发感染。此类患者须严格避免刮痧,可考虑红外理疗等替代方案。
刮痧后出现发热、皮肤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避免在皮肤破损、炎症部位刮痧。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