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晚期主要表现为皮肤溃疡、卫星灶、远处转移灶及恶病质,疾病进展顺序为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多器官衰竭。
1、皮肤溃疡原发灶出现菜花样溃烂伴渗血渗液,可能与肿瘤侵犯真皮层及血管有关。可遵医嘱使用达卡巴嗪、替莫唑胺等化疗药物,联合局部放射治疗控制病灶。
2、卫星灶原发灶周围2厘米内出现色素性结节,提示淋巴管浸润。需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者需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可配合干扰素辅助治疗。
3、远处转移常见于肺、肝、脑等器官,CT显示多发占位性病变。靶向治疗药物如维莫非尼、达拉非尼可用于BRAF基因突变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可改善预后。
4、恶病质表现为进行性消瘦、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与肿瘤消耗及炎性因子释放有关。需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
晚期患者建议采用姑息治疗策略,疼痛管理可选用吗啡缓释片,同时需加强心理疏导。日常护理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阳光直射,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