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 肾炎

肾炎出现时哪些指标会生高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骨髓瘤血液的指标是什么??

骨髓瘤的血液指标主要包括血清M蛋白、游离轻链、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以及血钙水平。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血液检查是诊断和监测病情的重要手段。

血清M蛋白是骨髓瘤的特异性标志物,由异常增生的浆细胞分泌,可通过血清蛋白电泳检测。游离轻链检测有助于判断轻链型骨髓瘤,κ链和λ链比值异常具有诊断意义。β2微球蛋白反映肿瘤负荷和肾功能状态,水平升高提示预后较差。乳酸脱氢酶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相关,数值增高可能预示疾病进展。血钙水平异常升高可能由骨质破坏引起,需警惕高钙血症风险。

骨髓瘤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类和豆制品。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控制每日钠摄入量。根据体力状况进行适度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肾功能指标,注意观察有无泡沫尿等异常。严格遵医嘱完成各项检查,按时复查血液指标变化。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血指标高是怎么回事?

血指标高可能由感染、炎症、血液系统疾病、药物影响、生理性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调整用药、血液净化等方式干预。

1、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导致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指标升高。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引发中性粒细胞增多,EB病毒感染可能伴随淋巴细胞比例上升。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药物,同时监测降钙素原等指标变化。

2、炎症反应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致血沉、类风湿因子升高,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伴随血小板计数增高。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可用于控制炎症活动,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3、血液疾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表现为血红蛋白显著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见血小板计数超过正常值数倍。羟基脲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可降低血栓风险,严重时需采用血细胞分离术治疗。

4、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可能引起白细胞异常升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可致血红蛋白超标。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5、生理变化

剧烈运动后肌酸激酶可能短暂升高,高原居住者血红蛋白代偿性增高。这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充分休息、补充水分后多可自行恢复,但持续异常需排除病理性因素。

发现血指标异常时应完善血涂片、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注意保持饮食均衡,避免高脂高盐饮食,控制动物内脏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血液黏稠度明显增高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服药期间出现皮下瘀斑、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复诊。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肝硬化指标及正常范围?

肝硬化指标主要包括肝功能、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正常范围需结合具体项目判断。

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正常值为7-40单位每升,谷草转氨酶正常值为13-35单位每升,总胆红素正常值为3.4-17.1微摩尔每升,白蛋白正常值为35-55克每升。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正常值为0.8-1.2。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显示肝脏形态改变,CT或MRI可评估纤维化程度,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肝脏硬度正常值小于7.3千帕。病理学检查通过肝穿刺活检可明确纤维化分期,正常肝脏组织无纤维间隔形成。

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监测上述指标,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

咸国哲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是多少?

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指标通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或降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减少。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分类异常、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表现。

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可能出现显著升高或降低。急性白血病常见白细胞异常增高,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值数倍。慢性白血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白细胞轻度增高,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升高。少数患者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分类可见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比例增高,这是白血病的重要特征。血红蛋白水平通常降低,呈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小板计数多数减少,严重时可低于正常值下限。

血常规检查发现上述异常时,需结合外周血涂片检查观察细胞形态。白血病细胞常有核浆发育不平衡、核畸形等特征性改变。骨髓穿刺检查是确诊白血病的金标准,可明确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比例和类型。部分特殊类型白血病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可能提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比例异常增高需警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变化与疾病类型和分期密切相关。急性白血病起病急骤,血常规异常更为显著。慢性白血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单一血细胞系列异常,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血常规检查是白血病筛查的重要手段,但确诊需结合骨髓检查、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分析等。发现血常规异常应及时就医,由血液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尿毒症指标是多少?

尿毒症的诊断指标主要包括血肌酐超过707微摩尔每升、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血尿素氮超过20毫摩尔每升等。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表现,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血肌酐水平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健康成年男性血肌酐正常范围为53-106微摩尔每升,女性为44-97微摩尔每升。当血肌酐持续超过707微摩尔每升时,通常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损。肾小球滤过率能更准确反映肾脏功能,正常值为90-120毫升每分钟,低于15毫升每分钟表明肾脏已无法维持机体代谢需求。血尿素氮正常值为2.9-7.1毫摩尔每升,超过20毫摩尔每升时需警惕尿毒症。患者常伴随血红蛋白低于60克每升、血钾超过5.5毫摩尔每升、血钙低于2.1毫摩尔每升等电解质紊乱表现。这些指标异常往往伴随少尿或无尿、水肿、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

尿毒症患者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控制在0.6-0.8克每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同时要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等。建议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按时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严格遵医嘱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碳酸钙等药物。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预防感染。出现胸闷、意识模糊等紧急情况时需立即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呃逆 皮疹 骨囊肿 脑膨出 角膜溃疡 尿道损伤 产后抑郁症 肱骨髁上骨折 胫骨上端骨折 矢状窦旁脑膜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