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钙剂补充、物理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缓解。疼痛通常由骨微结构破坏、炎症反应、肌肉代偿性痉挛或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
1、药物止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炎症性疼痛,钙剂与维生素D3联合使用(如碳酸钙D3片)能改善骨代谢,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2、物理干预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可促进骨形成,温热疗法如红外线照射能放松肌肉痉挛,两者均需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3、营养支持每日摄入800-1000mg钙元素,优先通过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补充,同时保证维生素D每日400-800IU的摄入量。
4、运动防护进行水中行走、坐姿抗阻训练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弯腰搬重物等脊柱负重动作,使用髋部保护器降低骨折风险。
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身高骤降时需及时排查椎体压缩性骨折,冬季注意防跌倒措施。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