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宝宝十个月能吃银鳕鱼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美艳 住院医师
蓬莱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十个月发烧反复在38.5度怎么办?

十个月婴儿反复发热至38.5摄氏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喂养、补充水分、药物干预及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反复发热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幼儿急疹或中耳炎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区域,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酒精或冰水刺激皮肤。同时减少衣物包裹,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若婴儿出现寒战需暂停擦拭,及时覆盖薄毯。

2、调整喂养

继续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适当增加哺乳频次。已添加辅食者可选择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家长需监测婴儿尿量,每24小时应排尿6-8次,尿色清淡为正常。

3、补充水分

在两餐之间少量多次喂食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每次5-10毫升,每日总量按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计算。可使用滴管或小勺缓慢喂服,避免呛咳。若婴儿拒绝饮水,可尝试用清洁纱布蘸水湿润口腔。

4、药物干预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且伴有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布洛芬混悬滴剂。用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禁止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禁用阿司匹林及安乃近等儿童禁忌药物。

5、就医评估

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喷射性呕吐、皮疹、抽搐、囟门膨出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测,细菌感染时可选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药物治疗。

家长应每日记录体温变化曲线,观察婴儿精神状态与进食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发热期间暂停疫苗接种。注意居家环境消毒,照料者接触婴儿前需规范洗手。若体温骤升至40摄氏度或出现呼吸急促、嗜睡等表现,须急诊处理。恢复期应逐步增加营养密度,适当补充维生素D滴剂促进康复。

许瑞英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误食透明胶带十个月宝宝?

十个月宝宝误食透明胶带通常不会造成严重伤害,但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呕吐、腹痛或排便异常。透明胶带的主要成分为塑料薄膜和粘合剂,少量误食可能随粪便排出。

透明胶带在胃肠中难以被消化吸收,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肠道蠕动自然排出体外。家长应检查宝宝口腔是否有残留胶带,避免二次吞咽。随后几天需观察粪便中是否有胶带排出,同时注意宝宝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若无异常表现,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若胶带体积较大或出现异常症状时需及时就医。粘合剂可能引起局部黏膜刺激,导致恶心或轻微腹痛。医生可能通过腹部X光检查胶带位置,必要时使用内镜取出。婴幼儿消化道较脆弱,长期滞留可能导致肠梗阻风险。

日常需将胶带等小物件放置在婴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选择安全玩具时注意检查零件牢固度,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喂养后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检查活动区域是否存在潜在危险物品。如发现异常哭闹、拒食或腹胀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检查。

许瑞英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十个月宝宝嘴里起泡有什么办法治疗?

十个月宝宝嘴里起泡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局部冷敷、使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嘴里起泡可能由口腔溃疡、疱疹性龈口炎、手足口病、烫伤、过敏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无菌纱布蘸取温水轻轻擦拭宝宝口腔,避免用力摩擦导致水泡破裂。哺乳后及时用温水清洁口腔残留奶液,减少细菌滋生。清洁时注意观察水泡是否伴有红肿或渗液,若出现异常需暂停清洁并就医。

2、调整饮食

暂停添加新辅食,选择温凉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泥,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可将母乳或配方奶冷藏后喂养,低温有助于缓解疼痛。食物温度需控制在40℃以下,防止烫伤加重症状。

3、局部冷敷

用冷藏后的生理盐水棉球轻敷起泡部位,每次不超过3分钟,每日重复2-3次。冷敷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宝宝不适感。注意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黏膜,防止冻伤。

4、使用药物

疱疹性龈口炎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喷涂患处,口腔溃疡可选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手足口病引发水泡可使用康复新液含漱。所有药物使用前需确认无过敏史,严格按说明书剂量使用。

5、就医治疗

若水泡持续增大、伴随高热或拒食,需及时就诊儿科或口腔科。疱疹性龈口炎可能需阿昔洛韦颗粒抗病毒治疗,严重过敏反应需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医生会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家长需每日检查宝宝口腔变化,记录水泡数量、颜色及进食情况。保持宝宝手部清洁以防抓破水泡引发感染,玩具需每日消毒。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发热等全身症状,睡眠时抬高头部减少唾液积聚。治疗期间暂停使用安抚奶嘴,避免反复摩擦创面。若72小时内无改善或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囟门凹陷,须立即就医。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十个月宝宝老是抠耳朵?

十个月宝宝老是抠耳朵可能与耳部不适、皮肤干燥、好奇心驱使、外耳道湿疹、中耳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观察宝宝耳部是否有异常分泌物或红肿,避免强行阻止抠耳行为,必要时及时就医。

1、耳部不适

宝宝可能因耳垢堆积或异物刺激产生瘙痒感。家长可用棉签蘸取少量温水轻柔擦拭外耳廓,禁止深入耳道。若伴随抓挠后哭闹,需排查是否有蚊虫进入。生理性耳垢通常呈淡黄色片状,无需特殊处理。

2、皮肤干燥

秋冬季节耳后皮肤易干燥脱屑引发瘙痒。建议每日洗澡后涂抹婴儿润肤霜,选择无香料配方的凡士林或燕麦成分润肤乳。避免使用成人护肤品,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时间不超过10分钟。

3、好奇心驱使

发育期宝宝通过触摸探索身体器官。家长可通过玩具转移注意力,选择摇铃、布书等互动玩具。定期修剪宝宝指甲以防抓伤,可佩戴纯棉护耳帽减少触碰机会,此阶段无需医疗干预。

4、外耳道湿疹

过敏体质宝宝可能出现耳廓红斑、渗液。可能与牛奶蛋白过敏或接触毛绒玩具有关,表现为夜间抠耳频率增加。可遵医嘱使用地奈德乳膏或氧化锌软膏,严重时需口服氯雷他定糖浆。

5、中耳炎

感冒后继发感染可能导致耳内胀痛,宝宝常伴随发热、拒奶症状。耳道可见脓性分泌物,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配合阿莫西林颗粒治疗。家长发现宝宝频繁摇头、拍打耳朵时应立即就诊。

保持宝宝手部清洁,每日用婴儿专用湿巾擦拭手指。哺乳期母亲需忌口辛辣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卧室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若抠耳行为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听力下降、耳道流血等症状,需至儿科或耳鼻喉科进行耳镜与声导抗检查。避免自行掏耳造成鼓膜损伤,洗澡时可用防水贴保护耳部。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十个月宝宝拉肚子能喂保济丸吗?

十个月宝宝拉肚子一般不建议喂保济丸。保济丸为中成药,成分复杂且可能含有不适合婴幼儿的药物,婴幼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盲目使用可能加重腹泻或引发不良反应。

婴幼儿腹泻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喂养不当或乳糖不耐受等。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肠炎通常表现为水样便伴发热,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感染可能伴随黏液血便。喂养不当如辅食添加过快或食物过敏可导致消化不良性腹泻,乳糖不耐受则因肠道乳糖酶缺乏引发渗透性腹泻。针对不同病因需采取针对性处理,病毒感染以补液和肠道黏膜保护为主,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喂养不当需调整饮食结构,乳糖不耐受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

婴幼儿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口服补液盐为腹泻基础治疗药物,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病原体,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避免使用含阿托品、苯乙哌啶等抑制肠蠕动的药物,以防肠麻痹或中毒。家长应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出现持续呕吐、血便、嗜睡或8小时无尿等脱水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奶具消毒、辅食逐样添加并观察耐受情况,便后及时清洁臀部预防尿布皮炎。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睑裂斑 脑膜炎 软骨瘤 两性畸形 脑血管病 男性不育症 球孢子菌病 蚕蚀性角膜溃疡 淋巴瘤样丘疹病 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