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怎么看孩子是否身高达标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怎么看内分泌是否失调?

内分泌是否失调可通过激素检测、症状观察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激素检测是判断内分泌失调的主要方法,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唾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雌激素、孕激素、皮质醇等激素水平。尿液检查可以检测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儿茶酚胺等激素代谢产物。唾液检查可以检测皮质醇、雌激素等激素水平。症状观察也是判断内分泌失调的重要依据,常见症状包括月经紊乱、痤疮、脱发、体重异常、情绪波动、疲劳、性欲减退等。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磁共振等可以帮助诊断垂体瘤、甲状腺结节、肾上腺肿瘤等内分泌相关疾病。

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肉眼怎么看宝宝黄疸?

肉眼观察宝宝黄疸时,可通过皮肤、巩膜颜色及精神状态初步判断。

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向躯干、四肢蔓延。轻度黄疸可能仅表现为面部轻微发黄,重度黄疸则全身皮肤明显发黄,甚至尿液颜色加深。观察时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用手指轻轻按压皮肤后松开,观察有无黄色残留。同时注意宝宝是否出现嗜睡、拒奶、哭闹不安等异常表现,这些症状可能提示黄疸加重。

黄疸可能与母乳喂养不足、胆红素代谢异常、新生儿溶血等因素有关。母乳喂养不足导致黄疸时,增加喂养频率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出。胆红素代谢异常或溶血性黄疸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光疗或药物治疗,如茵栀黄口服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

日常需保证宝宝充足喂养,多晒太阳有助于退黄,但避免阳光直射眼睛。若黄疸持续加重或伴随精神差、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陈勇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血常规怎么看凝血功能?

血常规检查中,凝血功能主要通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等指标间接评估。但确诊凝血异常需结合凝血四项等专项检查。

血常规中的血小板相关指标能初步反映凝血状态。血小板计数是核心参数,正常范围为100-300×10⁹/L,数值偏低可能提示凝血功能减弱,偏高则可能增加血栓风险。血小板压积反映血小板在血液中的体积占比,正常值0.1-0.3%,异常时需警惕骨髓造血问题。平均血小板体积正常范围7-13fL,体积增大常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多的情况。这些指标异常时可能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或伤口止血困难等症状。

但血常规无法全面评估凝血功能。凝血过程涉及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等多环节,需通过凝血四项检查PT、APTT、TT、FIB等指标综合判断。例如PT延长可能提示维生素K缺乏或肝病,APTT异常多与血友病等遗传病相关。若出现反复牙龈出血、关节血肿等严重症状,或血常规提示血小板显著异常时,应及时完善凝血功能专项检查。

日常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出血倾向,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检查前3天需停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抽血时避免反复穿刺影响结果准确性。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儿童出现不明原因出血时家长应尽早就医排查遗传性凝血疾病。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怎么看?

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需结合血红蛋白电泳、红细胞参数等指标综合判断,主要观察HbA2、HbF数值及红细胞平均体积等参数。筛查结果可能提示携带者、轻型或中间型地中海贫血,需进一步基因检测确诊。

血红蛋白电泳中HbA2数值在3.5%-7%可能提示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若超过7%需警惕中间型或重型。α地中海贫血筛查中Hb Bart's胎儿血红蛋白阳性提示α基因缺失。红细胞平均体积低于80fL且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低于27pg时,需结合铁代谢指标排除缺铁性贫血干扰。部分实验室会直接标注基因检测建议,如SEA型缺失或CD41-42突变等常见变异类型。

筛查报告若显示血红蛋白组分异常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铁蛋白正常或升高,高度怀疑地中海贫血。部分中间型患者可能出现HbH包涵体阳性。新生儿筛查中发现的Hb Bart's水肿胎儿综合征需立即干预。对于临界值结果,建议3个月后复查并完善家系调查,避免漏诊静止型携带者。

建议筛查异常者携带完整报告至血液科就诊,夫妻双方均为携带者时应接受产前诊断指导。日常需避免盲目补铁,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均衡摄入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改善红细胞代谢功能。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便携式血氧仪怎么看?

便携式血氧仪主要通过显示屏数值和波形图判断血氧饱和度和脉率,使用时需正确佩戴探头并观察数据稳定性。

血氧仪通常显示两个核心数值,血氧饱和度以SpO2表示,正常范围为95%-100%,若低于90%需警惕缺氧风险。脉率显示为PRbpm,与心率基本一致,成人正常值为60-100次/分。部分设备配有灌注指数PI,反映末梢循环状态,数值大于4表明检测信号良好。使用时需将手指完全插入探头卡槽,指甲面朝上,保持静止20秒以上。寒冷环境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建议搓热手指后复测。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数值可能出现短暂波动,应待平静后重新测量。

血氧仪波形图能辅助判断数据可靠性,正常波形呈规则锯齿状,若出现断断续续或直线需调整手指位置。长期吸烟者可能出现SpO2假性偏低,慢性肺病患者日常监测应记录趋势变化而非单次结果。儿童使用需选择专用指套型号,婴幼儿建议测量脚趾或耳垂。设备需定期用酒精棉片清洁光学元件,避免强光直射传感器。购买时应选择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家用型与医用级精度存在差异。

血氧仪检测异常时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如出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等表现应及时就医。高原旅行或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建立日常监测档案,记录不同状态下的基础数值。避免在涂指甲油、佩戴假指甲时测量,深色皮肤可能轻微影响读数准确性。使用中出现皮肤过敏或压迫不适,应更换测量部位并咨询医生。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肺气肿 精囊炎 鼻骨骨折 胆囊息肉 膀胱颈挛缩 玻璃体损伤 肠重复畸形 食管静脉曲张 肾血管性高血压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