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祛湿气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阴陵泉。艾灸这些穴位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湿气过重引起的身体困重、食欲不振等症状。
1、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艾灸足三里可健脾和胃,改善湿困脾胃导致的腹胀、大便黏腻。
2、丰隆: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艾灸丰隆穴能化痰祛湿,缓解痰湿内阻引起的咳嗽、肢体沉重。
3、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3寸。艾灸三阴交可调节肝脾肾三经,改善湿浊下注导致的下肢水肿、白带增多。
4、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艾灸阴陵泉能利水渗湿,缓解湿邪停滞引起的小便不利、关节酸胀。
艾灸时需注意避免烫伤,每次选取2-3个穴位交替施灸,湿气重者可配合适量运动及红豆薏米粥等食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