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差异较大,主要与病理类型、治疗时机、并发症控制及基础疾病管理有关,部分患者可完全缓解,部分可能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1、病理类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预后最差,免疫复合物型相对较好,寡免疫复合物型介于两者之间。早期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可改善抗体型患者预后。
2、治疗时机:发病后2周内接受强化免疫抑制治疗者肾功能恢复概率较高,超过1个月未干预者多遗留不可逆损伤。甲泼尼龙冲击联合环磷酰胺是常用方案。
3、并发症控制:合并严重高血压、肺出血或感染会显著恶化预后。需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必要时使用利妥昔单抗控制免疫反应。
4、基础疾病: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者,原发病活动度直接影响肾功能结局。需长期维持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霉酚酸酯和他克莫司。
患者需定期监测尿蛋白、血压及肾功能,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合并水肿时限制每日饮水量。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