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红斑和苔藓样变,症状按早期表现→进展期→终末期排列。
早期常见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水分流失,表现为局部脱屑和粗糙感,可外用尿素软膏、凡士林或含神经酰胺的保湿剂缓解。
进展期因组胺释放引发阵发性瘙痒,夜间加重,可能伴随抓痕,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或弱效激素软膏。
皮肤出现对称性红色斑块与粟粒样丘疹,多与接触过敏原或免疫异常有关,需避免刺激物并配合他克莫司软膏等免疫调节剂治疗。
终末期因反复搔抓导致皮肤增厚呈皮革样,纹理加深,需采用强效激素封包治疗或光疗,严重者需注射得宝松等糖皮质激素。
患者应避免热水烫洗,穿着纯棉衣物,控制室内湿度在50%-60%,急性发作期建议及时至皮肤科就诊评估病情。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