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药物停药时机主要由病毒DNA载量、e抗原状态、肝功能恢复情况及肝组织学改善程度等因素决定。
1、病毒DNA载量需达到持续低于检测下限至少1年,此时病毒复制受抑制,可降低停药后复发风险。常用监测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
2、e抗原状态e抗原阳性患者需实现血清学转换且维持半年以上,表明免疫控制增强。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乙肝五项,配合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使用。
3、肝功能恢复谷丙转氨酶持续正常提示肝细胞炎症缓解,但需结合超声或FibroScan评估纤维化程度。护肝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可辅助改善肝功能。
4、肝组织学改善通过肝穿刺活检确认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下降,达到G1S1以下更安全。长期用药者需每2-3年评估一次肝组织变化。
停药后仍需每3个月监测病毒标志物和肝功能,日常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保持优质蛋白饮食。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