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消化科

小儿呕吐的原因有哪些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飞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呕吐能吃鸡蛋吗?

小儿呕吐期间一般不建议吃鸡蛋。呕吐时胃肠功能较弱,鸡蛋中的蛋白质可能加重消化负担。

小儿呕吐期间胃肠黏膜处于敏感状态,鸡蛋中的高蛋白成分需要较多消化酶参与分解。此时进食鸡蛋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加重恶心感或诱发再次呕吐。鸡蛋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较高,消化过程中可能延缓胃排空速度,不利于呕吐后的胃肠恢复。部分儿童对鸡蛋中的卵清蛋白存在过敏反应,呕吐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更易引发过敏症状如皮疹或腹泻。

少数呕吐症状轻微且无伴随发热的儿童,可在呕吐停止6小时后尝试少量蛋黄。蛋黄不含易致敏的卵清蛋白,且富含卵磷脂有助于修复胃肠黏膜。需将蛋黄碾碎后混入米汤或稀粥,每次摄入量不超过半个蛋黄。若进食后出现腹胀或哭闹,应立即停止食用并观察排便情况。

呕吐完全停止24小时后可逐步恢复鸡蛋摄入,建议从蒸蛋羹开始尝试。制作时去除蛋清仅使用蛋黄,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后隔水蒸煮,确保质地细腻易消化。初期每天摄入量不超过1个蛋黄,持续3天无不适后再过渡到全蛋。若呕吐伴随腹泻或血便,需及时就医排查轮状病毒感染或肠套叠等急症,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方案。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呕吐能吃保儿安颗粒吗?

小儿呕吐可以遵医嘱服用保儿安颗粒。保儿安颗粒主要用于治疗小儿食积、消化不良等症状,具有健脾消积、清热导滞的作用。小儿呕吐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并注意观察孩子症状变化。

1、保儿安颗粒

保儿安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山楂、麦芽、六神曲等,具有健脾消食、清热导滞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食积、消化不良引起的呕吐、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该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2、饮食不当

小儿呕吐可能与饮食不当有关,如进食过快、过量或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家长应调整孩子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可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3、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可能导致小儿呕吐,常伴有腹胀、腹泻等症状。家长可帮助孩子按摩腹部,促进胃肠蠕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

4、感染因素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引起小儿呕吐,如轮状病毒感染、急性胃肠炎等。这类情况常伴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家长需注意孩子体温变化,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防止脱水。医生可能会开具蒙脱石散等药物对症治疗。

5、其他注意事项

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呕吐频率、呕吐物性状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带血或胆汁、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服药期间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如需联合用药应咨询医生。

小儿呕吐期间,家长应保持孩子口腔清洁,呕吐后可用温水漱口。饮食上可先禁食2-4小时,之后逐渐给予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和尿量,防止脱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强烈气味刺激。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肠梗阻、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可能。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呕吐禁食时间多长?

小儿呕吐后禁食时间一般为2-4小时,具体需根据呕吐频率、伴随症状及患儿耐受度调整。

呕吐后短暂禁食有助于胃肠黏膜修复,但需避免长时间空腹导致脱水或低血糖。若呕吐次数较少且无发热、腹痛等症状,可尝试在2小时后少量喂食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呕吐频繁或伴随精神萎靡、尿量减少时,建议延长禁食至4小时以上,并及时就医评估。婴幼儿母乳喂养者可缩短禁食时间至1-2小时,少量多次哺乳。恢复进食应从流质食物开始,如米汤、稀释后的苹果汁,逐渐过渡到稀粥、面条等低脂低纤维饮食。

呕吐期间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尿量,避免强迫进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补液盐散或蒙脱石散等药物。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呕吐怎么快速治疗?

小儿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药物等方式治疗。

小儿呕吐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胃肠功能紊乱时,呕吐通常伴随腹胀、食欲下降,可通过少量多次进食清淡食物缓解。急性胃肠炎可能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除呕吐外可能出现腹泻、发热,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食物过敏引发的呕吐常伴有皮疹或面部肿胀,需立即停止摄入可疑食物。药物治疗方面,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等,但不可自行使用止吐药物。

呕吐期间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中医小儿呕吐是什么病?

中医小儿呕吐多属于脾胃功能失调或外邪犯胃所致,常见于伤食吐、胃寒吐、胃热吐等证型。小儿呕吐可能与饮食不当、外感风寒、脾胃虚弱、情志失调、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需结合舌脉辨证分型,及时调整喂养方式或就医干预。

1. 饮食不当

过食生冷油腻或暴饮暴食易损伤脾胃。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过量喂养或过早添加辅食会导致乳食积滞。表现为呕吐酸腐食物残渣、脘腹胀满,可配合山楂、麦芽等消食导滞。家长需定时定量喂养,呕吐期间暂禁食4-6小时。

2. 外感风寒

风寒邪气侵袭胃腑可引发突发性呕吐,常见呕吐清稀痰涎伴鼻塞流涕。多因腹部受凉或气候骤变诱发,可用生姜红糖水温中散寒。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直接吹风,哺乳母亲需忌食生冷。

3. 脾胃虚弱

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伤脾的患儿易出现食入即吐,呕吐物清稀无臭味。长期食欲不振、面色萎黄,需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建议少量多餐,选择小米粥、山药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强迫进食。

4. 情志失调

惊恐哭闹后出现的呕吐属于肝气犯胃证,表现为呕吐频繁、哭闹不安。常见于环境改变或受到惊吓的幼儿,可用陈皮、佛手等理气和胃。家长应保持喂养环境安静,避免餐前训斥孩子。

5. 湿热内蕴

夏季暑湿困脾或饮食不洁可致呕吐物酸臭黏腻,伴大便溏泄。舌苔黄腻是辨证要点,需用藿香正气散化湿和中。注意餐具消毒,腹泻期间补充口服补液盐,必要时检测轮状病毒抗原。

中医调理小儿呕吐需遵循"三分治七分养"原则。呕吐缓解后先从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推拿可选用清胃经、揉板门等手法,每日1-2次。长期反复呕吐或伴精神萎靡、尿量减少时,须排除肠梗阻、脑膜炎等急重症,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食海鲜、辛辣等发物。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热门标签

肾炎 鼻疽 脊柱结核 玫瑰糠疹 脑动脉瘤 人工授精 男性尖锐湿疣 高泌乳素血症 急性脑血管病 胎粪堵塞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