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22岁女,今早起床发现左边脸肿了,之前没有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飞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来月经脸肿是什么原因?

来月经脸肿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水钠潴留、过敏反应、肾脏功能异常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有关。建议观察伴随症状,若持续加重需就医排查病理因素。

1、激素水平波动

月经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间隙水分增多可能引发面部浮肿。这种生理性水肿通常伴随乳房胀痛、情绪波动,月经结束后可自行缓解。日常可通过低盐饮食、适量运动促进体液代谢。

2、水钠潴留

经前期醛固酮分泌增加会使肾脏重吸收钠离子增多,引发体内水分滞留。表现为晨起眼睑或面部浮肿,下午下肢肿胀明显。建议经前一周控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菠菜帮助平衡电解质。

3、过敏反应

部分女性经期免疫力下降时,接触化妆品、花粉等过敏原可能引发血管神经性水肿。常伴有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需立即停用可疑致敏物,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

4、肾脏功能异常

慢性肾炎等疾病可能导致经期水肿加重,常见晨起颜面浮肿伴尿量减少、泡沫尿。需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控制血压和蛋白尿。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患者经期可能因黏液性水肿导致面部虚胖,特征为按压无凹陷,伴随怕冷、乏力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确诊后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定期复查调整药量。

经期面部浮肿多数属于生理现象,建议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久坐久站,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若水肿持续3天以上不消退,或伴随呼吸困难、尿量锐减等症状,需及时到内分泌科或肾内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记录月经周期与水肿关联性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肾病脸肿是怎么回事?

肾病脸肿可能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起眼睑浮肿、下肢凹陷性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补充优质蛋白、药物治疗、透析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1、水钠潴留

肾脏排泄功能受损时,体内多余水分和钠离子无法有效排出,导致组织间隙液体增多。患者可能出现面部紧绷感、体重短期增加。日常需控制每日饮水量在1000-1500毫升,避免腌制食品。医生可能开具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配合螺内酯片减少钾流失。

2、低蛋白血症

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液中白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水肿。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患者,伴随乏力、指甲苍白。建议每日摄入0.8-1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如鸡蛋清、淡水鱼肉。临床常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严重时需输注血浆。

3、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慢性肾脏病进展至3期后,肾小球滤过功能显著减退,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废物蓄积。患者常有夜间排尿增多、皮肤瘙痒。需限制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使用碳酸镧咀嚼片降磷,配合尿毒清颗粒辅助排毒。

4、高血压肾病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表现为血压波动大、视物模糊。应每日监测血压,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联合金水宝胶囊保护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血压骤升。

5、糖尿病肾病

高血糖损伤肾小球基底膜,早期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发展为全身水肿。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使用达格列净片降糖护肾,配合百令胶囊改善微循环。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肾病患者应保持每日尿量记录,晨起测量体重变化。饮食采用优质低蛋白米面替代普通主食,限制钾含量高的香蕉、土豆等食物。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适度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当出现呼吸困难或尿量少于400毫升/天时需立即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纵隔肿瘤脸肿怎么治疗?

纵隔肿瘤导致脸肿通常需要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性质制定。

纵隔肿瘤压迫上腔静脉或淋巴管时,可能引发面部水肿,需通过增强CT或病理活检明确诊断。良性肿瘤如胸腺瘤可通过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术后水肿多能缓解。恶性肿瘤如淋巴瘤需采用CHOP方案化疗或利妥昔单抗注射液靶向治疗,配合局部放疗减轻压迫。若合并感染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控制炎症。治疗期间可能需用呋塞米片减轻水肿症状。

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睡眠时抬高头部促进静脉回流,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评估疗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上火脸肿怎么消肿?

上火脸肿可通过冷敷、调整饮食、使用药物等方式消肿。

冷敷能收缩局部毛细血管,减轻组织液渗出,可用毛巾包裹冰块敷于肿胀处,每次5-1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花椒,减少高糖高盐食品摄入,适量增加冬瓜、黄瓜等利水蔬果。若伴随明显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丸等清热解毒中成药,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抗炎镇痛药物。上火可能与熬夜、情绪紧张、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等症状。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用手频繁触碰肿胀部位。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慢性鼻炎会引起脸肿痛吗?

慢性鼻炎一般不会直接引起脸肿痛,但可能因并发症导致局部肿胀。

慢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鼻痒等症状,通常不会累及面部组织。若炎症扩散至鼻窦引发鼻窦炎,可能出现面颊部胀痛或额部疼痛,此时多伴随黄绿色脓涕、嗅觉减退。长期擤鼻涕或揉搓鼻部也可能因机械刺激导致面部轻微水肿。极少数情况下,合并细菌感染可能诱发面部蜂窝织炎,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需警惕发热等全身症状。

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湿润,出现持续肿痛需排查鼻窦炎或感染。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热门标签

腭裂 蓝痣 脑疝 骨髓炎 成骨不全 毒蛇咬伤 脊柱结核 急性鼻咽炎 肝豆状核变性 疱疹样脓疱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