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小孩五岁,感冒吃药打针后,脚酸怎么回事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飞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激光打针扁平疣多久可以沾水?

激光治疗扁平疣后一般需要3-5天才能沾水,具体时间需根据创面恢复情况调整。

激光治疗后局部皮肤会形成微小创面,过早接触水可能导致细菌感染或影响愈合。治疗后24小时内需严格保持治疗区域干燥,避免触碰生水。术后2-3天创面会形成保护性结痂,此时可短暂接触清洁温水,但需立即擦干。若治疗面积较大或深度较深,医生可能建议延长至5-7天后再沾水。恢复期间应观察创面是否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这些症状出现时需继续避免沾水并及时复诊。日常清洁可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局部擦拭,洗澡时建议用防水敷料保护治疗区域。

术后护理需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摩擦结痂。结痂脱落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清洁,但初期仍应避免长时间浸泡。恢复期间建议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饮食上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有助于皮肤修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出现明显疼痛、化脓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处理。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黄斑水肿打针能维持多久?

黄斑水肿注射治疗的效果通常可维持1-6个月,具体时间与病因、个体差异及药物类型有关。

黄斑水肿注射治疗多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异常血管增生减轻水肿。首次注射后效果多在1-2周显现,对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约60%人群单次注射可维持4-6周疗效,需按疗程每4-6周重复注射。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可能需更频繁注射,部分患者3-4周后水肿复发。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继发水肿者维持时间相对较长,部分可达2-3个月。治疗期间需配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监测视网膜厚度变化,水肿完全消退后仍可能需每2-3个月巩固注射。

黄斑水肿复发与基础疾病控制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会缩短药效维持期,高血压患者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能加速水肿复发。少数对药物反应不佳者可能联合糖皮质激素玻璃体内注射,但维持时间可能缩短至3-4周。极少数病例存在药物耐受现象,需更换药物类型。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用眼时保持环境光线,每日补充叶黄素10mg有助于视网膜修复。建议每月复查眼底,出现视物变形或中心暗影加重需及时复诊。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黄斑变性打针用住院吗?

黄斑变性患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通常无须住院,门诊即可完成治疗。黄斑变性主要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湿性黄斑变性可能需要进行玻璃体腔注射药物治疗,常见药物有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等。

湿性黄斑变性患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通常在眼科门诊完成,整个过程约需30分钟。医生会先进行眼部表面麻醉,然后清洁结膜囊并消毒眼周皮肤,最后在无菌操作下完成玻璃体腔注射。注射后患者需在门诊观察30分钟至1小时,确认无急性眼压升高或感染迹象即可离院。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视物模糊、飞蚊症或结膜下出血,这些症状多数在1-3天内自行缓解。

极少数患者因存在严重全身性疾病或注射后出现并发症需住院观察。例如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需监测血压波动,注射后发生眼内炎或视网膜脱离者需住院进行紧急处理。高龄或行动不便患者若无人陪同,医疗机构可能建议短期留观以确保安全。

黄斑变性患者注射治疗后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或游泳1周。日常应控制血压血糖,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定期复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饮食可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质,避免吸烟及高脂饮食。若出现持续眼痛、视力骤降或闪光感应立即返院检查。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黄斑变性打针后能持续一年吗?

黄斑变性打针后疗效通常不能持续一年,多数需要定期重复治疗。黄斑变性主要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玻璃体腔注射,疗效维持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等,通过抑制异常血管增生缓解黄斑水肿或出血。临床数据显示单次注射后药效平均维持4-6周,随着药物代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会逐渐回升。为维持治疗效果,医生通常建议每4-8周重复注射,部分患者经3-5次规律治疗后可能延长至8-12周注射一次,但极少能超过12周不复发。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需更频繁治疗,萎缩型可能间隔稍长。

极少数患者对药物反应特别敏感,或病灶处于非活动期时,疗效可能维持3-6个月。但这种情况不具有普遍性,且仍需密切随访观察。即使症状暂时缓解,视网膜下仍可能存在隐匿性病灶活动,擅自延长治疗间隔可能导致不可逆视力损伤。目前尚无临床证据表明单次注射能实现全年保护,持续一年不复发的情况多与误诊、病灶自然消退等特殊因素相关。

患者应严格遵循眼科医生制定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评估病灶活动性。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及眼部外伤,保持低脂高抗氧化剂饮食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若出现视物变形加重或中心暗点扩大,须立即复诊调整治疗频率。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红眼病有必要去打针吗?

红眼病一般无须打针治疗,多数情况下可通过局部用药和护理缓解。红眼病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病毒性结膜炎具有自限性,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涩、冷敷减轻肿胀即可。细菌性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眼药水。过敏性结膜炎需配合抗组胺药物如奥洛他定滴眼液,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打针治疗仅适用于合并全身感染症状如高热,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继发严重感染等特殊情况。

患病期间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导致交叉感染。使用独立毛巾和枕头,暂停佩戴隐形眼镜。饮食宜清淡,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摄入有助于黏膜修复。若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疼痛或分泌物呈脓性,应及时到眼科就诊评估病情进展。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热门标签

脆甲症 卵巢囊肿 适应障碍 流行性感冒 慢性鼻窦炎 房室传导阻滞 腔隙性脑梗死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贝克威思-威德曼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