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其他 > 小儿外科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什么时候治最好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标准?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主要依据心电图特征、临床症状及分度评估,诊断标准包括一度阻滞、二度Ⅰ型/Ⅱ型阻滞及三度阻滞。

1、一度阻滞:

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超过年龄正常值上限婴儿>0.14秒,儿童>0.18秒,但每个心房激动均能下传心室。患儿通常无症状,多因体检发现,常见于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或药物影响。

2、二度Ⅰ型阻滞:

特征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呈文氏周期。可能伴随活动后心悸,多见于风湿热或洋地黄中毒。需动态心电图监测发作频率,评估是否需干预。

3、二度Ⅱ型阻滞:

表现为PR间期固定伴间歇性QRS波群脱落,易进展为三度阻滞。患儿可出现头晕、乏力,常见于心脏术后或心肌病。此类需紧急评估起搏器植入指征。

4、三度阻滞:

心电图显示房室完全分离,心房率快于心室率。新生儿可能表现为心率<55次/分伴喂养困难,年长儿可出现阿斯综合征。先天性三度阻滞多合并母体自身抗体阳性。

5、伴随症状评估:

除心电图分型外,需结合晕厥史、运动耐量下降等临床表现,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结构性心脏病。24小时心电图可捕捉间歇性阻滞,运动试验有助于评估阻滞程度与预后的关系。

确诊后需定期监测心率变化,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症状。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维持电解质平衡。先天性阻滞患儿建议家族筛查,获得性阻滞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出现意识丧失或心率持续<40次/分需立即就医,部分患儿需终身佩戴起搏器。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的最佳治疗时机?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的最佳治疗时机需根据阻滞程度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二度Ⅰ型可密切观察,二度Ⅱ型及三度阻滞需积极干预。

1、一度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R间期延长但无心室漏搏,多见于心肌炎恢复期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这类患儿多数无症状,建议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重点监测有无进展为高度阻滞。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

2、二度Ⅰ型:

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具有渐进性PR间期延长特征,心室率多在正常范围。常见于风湿热、药物中毒等可逆性病因。治疗原发病后多可自行恢复,若出现头晕、乏力等灌注不足表现,需考虑临时起搏器植入。

3、二度Ⅱ型:

莫氏Ⅱ型阻滞易进展为完全性传导阻滞,多见于先天性房室结发育异常或心脏术后。心电图显示QRS波群突然脱落,不伴PR间期延长。确诊后应尽早安装永久起搏器,避免发生阿-斯综合征。

4、三度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心室活动完全分离,新生儿心室率<55次/分或儿童<50次/分需紧急处理。先天性患者应在确诊后立即安装起搏器,获得性阻滞需先治疗心肌炎、莱姆病等基础疾病。

5、特殊情况:

新生儿期出现的传导阻滞可能伴发结构性心脏病,需完善超声检查。运动诱发的高度阻滞是起搏器植入明确指征。对于无症状的先天性三度阻滞患儿,建议在学龄前完成永久起搏器植入。

日常护理需注意监测心率变化,避免使用减慢心率药物。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辅酶Q10等心肌营养剂。选择散步、游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竞技性体育活动。定期随访心功能,起搏器植入患儿需远离强磁场环境,每半年检查起搏器工作状态。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怎么治疗?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可通过药物控制、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方式治疗,通常由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感染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使用阿托品片0.01-0.03mg/kg,每日3次或异丙肾上腺素片0.1-0.2mg/kg,每日3次改善心率。中重度患者可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05-0.1μg/kg/min或使用地高辛片0.01-0.015mg/kg,每日1次调节心脏功能。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

2、心脏起搏器:对于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尤其伴随晕厥、心功能不全时,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常用类型包括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具体选择需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及病情决定。手术需在专业心脏中心进行,术后需定期随访。

3、病因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乏力、晕厥等症状。针对先天性心脏病,需进行手术矫正;对于心肌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片1-2mg/kg,每日1次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2g/kg,单次使用控制炎症。

4、日常监测:患儿需定期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估心率及传导阻滞程度。家长需观察患儿日常活动状态,记录心率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心脏负担。

5、预防感染:感染可能加重传导阻滞,患儿需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接种疫苗。对于已感染者,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20-40mg/kg,每日3次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20-40mg/kg,每日3次控制感染。

患儿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适度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稳定。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如何用药?
小儿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来说,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大多数药物都是用来控制心率的。房室传导阻滞是心脏的传导系统出现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特效的药物。如果是急性发作的话,可以用一些急救的药。如果是严重的心动过缓,需要安装起搏器治疗。目前一定要做好评估。如果长期如此的话,最好还需要检查一下是否严重。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与室内传导阻滞的区别有哪些?
正常情况下,由窦房结发生的电冲动,通过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房室束分支以及分布到心室乳头肌,和心室壁的许多的侧枝依次向下传播,从而使心房、心室依次收缩,而使血液迸出。房室结、心室束、束支及其分支的任何一部位的不应期延长,使得心房、心室的传导延迟,成为房室传导阻滞。而室内的传导阻滞,则是指心房的激动信号已经下传至了心室内,而在心室内发生了传导的阻滞,所以室内的传导阻滞和房室的传导阻滞,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丹毒 喷嚏 白内障 百日咳 叠瓦癣 花粉症 传导性耳聋 精囊恶性肿瘤 间歇性外斜视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