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检查项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检查项目主要有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血液生化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基础检查,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静息心电图可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动态心电图能捕捉阵发性心肌缺血。检查无创且快速,但轻度缺血可能显示正常结果。

2、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直接显示血管狭窄程度。能准确评估病变位置、范围和严重性,为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提供依据。属于有创检查,需住院进行。

3、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通过超声波成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可检测心肌缺血导致的室壁运动异常。负荷超声结合运动或药物刺激能提高缺血检出率,无放射性且可重复操作,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

4、运动负荷试验:

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踏板或自行车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同步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变化。适用于评估冠状动脉储备功能,能发现静息状态未显现的缺血,但重度狭窄患者存在运动风险。

5、血液生化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心肌酶谱、血脂、血糖等指标。肌钙蛋白升高提示心肌损伤,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需空腹采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确诊冠心病需结合多项检查结果,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每周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活动诱发心绞痛。定期复查血脂、血糖指标,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立即就医。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症状表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心绞痛、胸闷气短、心悸、乏力、晕厥。

1、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下颌。疼痛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心绞痛发作时可能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

2、胸闷气短:

患者常感到胸部压迫感或紧缩感,尤其在活动后明显加重。这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脏泵血功能受限,肺部淤血所致。严重时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坐起才能缓解。

3、心悸: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出现心跳加快、心律不齐等症状。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可能表现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心悸发作时患者常自觉心跳明显,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4、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无力、易疲劳,轻微活动即感疲惫。这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长期供血不足,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所致。乏力症状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且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

5、晕厥:

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多在体力活动时发生。这是由于心肌严重缺血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脑部供血不足所致。晕厥发作前常有心悸、头晕等先兆症状,发作后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遵医嘱服药。如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呼吸困难加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心绞痛发作。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概念及表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

1、心绞痛: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会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不适感,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下颌。典型心绞痛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

2、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持续缺血坏死,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常伴有冷汗、恶心呕吐、濒死感。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或病理性Q波,心肌酶谱升高。心肌梗死可并发心源性休克、室颤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3、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常见有室性早搏、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者可发生心室颤动导致猝死。心肌梗死后瘢痕组织形成也是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4、心力衰竭:

长期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左心衰竭以肺淤血为主,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最终可发展为全心衰竭。

5、猝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原因,多由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导致。部分患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常见于既往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及时心肺复苏和除颤是抢救关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隐匿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怎么办?
隐匿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监测进行管理。药物治疗包括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生活方式调整涉及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 1、药物治疗是隐匿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管理的重要部分。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慢心率,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肌供血。 2、生活方式调整对于控制隐匿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同样关键。低脂饮食可以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血管损伤,降低心脏病的发作风险。 3、定期监测是确保隐匿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得到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液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监测计划,确保病情稳定。 隐匿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管理需要综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监测,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怎么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常用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手术治疗可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1、药物治疗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基础治疗手段。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能预防血栓形成;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可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2、生活方式调整对改善病情和预防进展至关重要。低脂饮食应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戒烟限酒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戒烟帮助。 3、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移植血管绕过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可快速开通狭窄血管;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通过激光在心肌上打孔,改善心肌供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甲减 偏头痛 卵巢囊肿 喉角化症 肺动静脉瘘 颈椎半脱位 慢性蝶窦炎 浆细胞性骨髓瘤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继发性全身性淀粉样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