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动脉盗血的鉴别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高渗性昏迷鉴别?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需通过血糖水平、酮体检测、血渗透压等指标鉴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酮体阳性、代谢性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则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渗透压、无明显酮症为特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通常超过13.9mmol/L,尿酮体强阳性,动脉血pH值低于7.3,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等酮症症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相关,导致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治疗需快速补液纠正脱水,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控制血糖,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高渗性昏迷患者血糖多超过33.3mmol/L,血渗透压超过320mOsm/L,但酮体阴性或弱阳性,无明显酸中毒表现。常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以严重脱水、神经精神症状为主。治疗重点为积极补液降低血渗透压,胰岛素治疗需更谨慎,同时需防治脑水肿等并发症。

两种并发症均可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出现多饮多尿加重、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应立即监测血糖并就医。日常需规律监测血糖,合理使用降糖药物,避免感染、外伤等诱因,保持足量饮水。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时更需警惕脱水风险,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如何治疗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

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及中医调理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畸形、颈椎病变、高血压或先天血管异常等原因引起,表现为眩晕、视力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

1、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脑血流灌注。钙通道阻滞剂如尼莫地平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有助于缓解血管痉挛。若合并高血压,需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药物治疗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

2、手术治疗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适用于严重动脉狭窄患者,通过植入椎动脉支架恢复血流。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清除粥样斑块,减少盗血现象。手术前需进行全脑血管造影评估,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并避免颈部过度活动。

3、生活方式调整

低盐低脂饮食可延缓动脉硬化进展,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戒烟限酒能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建议每周酒精摄入不超过100克。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但需避免突然转头或低头动作。

4、物理治疗

颈椎牵引可减轻椎动脉压迫,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超短波治疗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前庭康复训练包括平衡练习和眼球运动训练,每日2次,每次15分钟,有助于缓解眩晕症状。

5、中医调理

针灸取风池、百会等穴位可通络活血,每周治疗3次。中药汤剂如补阳还五汤加减适用于气虚血瘀型患者。推拿按摩颈部经络时手法需轻柔,避免暴力旋转。中药熏蒸使用川芎、丹参等药物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睡眠时枕头高度不超过15厘米。饮食中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或电脑,每1小时活动颈部5分钟。定期复查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监测病情变化。出现突发剧烈头痛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病因是什么?

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有锁骨下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血管畸形、大动脉炎及血管受压等。该综合征是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被“盗取”,引发脑干或小脑缺血症状。

1、锁骨下动脉病变

锁骨下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是最常见病因,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当患侧上肢活动时,血流从椎动脉反向流入锁骨下动脉远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出现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需通过血管造影确诊,治疗包括支架植入或血管旁路手术。

2、动脉粥样硬化

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锁骨下动脉或椎动脉起始部,造成血管狭窄。斑块形成导致血流阻力增加,诱发盗血现象。此类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控制危险因素,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3、先天性血管畸形

椎动脉起源异常或血管发育不良等先天因素可能改变血流路径。部分患者椎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血管走行迂曲易形成湍流。此类情况需通过CTA或MRA评估,症状严重者可考虑血管内介入治疗。

4、大动脉炎

自身免疫性大动脉炎可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好发于年轻女性。炎症反应累及锁骨下动脉时,可能引发盗血综合征。患者需接受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治疗,配合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控制病情。

5、血管受压

胸廓出口综合征、肿瘤压迫或纤维束带等外部因素可能压迫锁骨下动脉。长期压迫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继发狭窄或血栓形成。解除压迫源是根本治疗方式,必要时联合血管扩张药物如尼莫地平片改善血流。

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应避免突然转头或上肢剧烈运动,以防诱发缺血症状。日常需监测血压、血糖,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若出现持续头晕、步态不稳等症状需立即就诊,神经内科和血管外科是主要诊疗科室,通过超声、CTA等检查可明确病因和病变程度。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小于胎龄儿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小于胎龄儿需与早产儿、宫内感染、染色体异常等疾病相鉴别。

小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正常体重第十百分位的新生儿,其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特征与早产儿区分。早产儿以胎龄不足37周为界定标准,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更显著,常伴呼吸窘迫综合征、喂养困难等并发症。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或弓形虫感染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需通过血清学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排除。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患儿除生长迟缓外,多伴有特殊面容、先天性心脏病等特征性表现。部分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能表现为低出生体重,需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诊。

建议对小于胎龄儿完善生长曲线监测、遗传代谢病筛查及多学科评估,早期识别潜在病因。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什么是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

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是一种因锁骨下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导致椎-基底动脉血流逆向分流至患侧上肢的脑血管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眩晕发作、肢体无力、视力障碍、平衡失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症状,需通过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

1、眩晕发作

患者常突发旋转性眩晕,多由头部转动或上肢活动诱发,与椎动脉血流被窃取后后循环缺血有关。可能伴随恶心呕吐,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需与耳源性眩晕鉴别。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改善微循环,长期需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

2、肢体无力

典型表现为患侧上肢运动后出现对侧肢体轻瘫或笨拙,由于血流分流导致大脑半球灌注不足。症状具有重复性,休息后可缓解。需通过颈动脉超声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必要时行血管支架植入术重建血运。

3、视力障碍

可表现为短暂性黑矇、复视或视野缺损,源于枕叶视觉皮层缺血。部分患者出现跌倒发作,即突然双下肢无力倒地但意识清醒。需进行眼底检查和视觉诱发电位评估,急性期可选用尼莫地平片扩张脑血管。

4、平衡失调

小脑缺血导致步态不稳、共济失调,易与酒精中毒混淆。典型表现为上肢运动后出现醉酒样步态,伴随构音障碍。前庭功能检查可见异常,康复训练结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可改善症状。

5、短暂性脑缺血

约三成患者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言语含糊、面瘫等,症状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需密切监测以防进展为脑梗死,抗血小板聚集可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严重狭窄者需血管内介入治疗。

确诊患者应避免突然转头或上肢剧烈运动,监测血压血糖,戒烟限酒。饮食推荐低盐低脂,适量补充深海鱼类富含的ω-3脂肪酸。日常进行太极拳等平衡训练,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若出现持续头痛、意识障碍需立即急诊,血管重建手术可显著改善预后。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粉刺 滑囊炎 睾丸囊肿 肺隐球菌病 面神经麻痹 前列腺增生 放射性直肠炎 肩关节半脱位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急性化脓性弥漫性腹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