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眼睛

5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元子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孩子眼睛近视100度用戴眼镜吗?

孩子近视100度通常需要戴眼镜,有助于矫正视力并防止度数加深。近视可能与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不足、眼部调节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物模糊、眯眼、频繁眨眼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眼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

近视100度属于轻度近视,但儿童眼球处于发育阶段,若不及时矫正可能导致视疲劳加重或度数快速增长。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能帮助孩子看清远处物体,减轻睫状肌调节负担。对于学龄期儿童,上课、看电视等中远距离用眼场景建议持续佩戴。部分儿童可能伴有调节痉挛或假性近视成分,需通过散瞳验光确诊后决定是否配镜。

少数调节能力较强的儿童在近视初期可能暂时无须全天戴镜,但需严格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并增加户外活动。若裸眼视力尚可且不影响课堂学习,可在医生评估后尝试仅在看黑板等特定场景佩戴。此类情况需每3-6个月复查视力变化,一旦发现度数进展仍需及时规范矫正。

日常需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避免持续用眼超过40分钟,保持阅读距离30厘米以上。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避免在摇晃车厢或昏暗环境下用眼,保证睡眠充足。饮食中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西蓝花等。若出现视物重影、头痛等异常应及时复查调整镜片度数。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如果玩手机眼睛近视了,怎么办?

玩手机导致眼睛近视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使用人工泪液、佩戴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等方式干预。近视通常由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遗传因素、光照不足、角膜曲率异常、眼轴过长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用眼习惯

每用眼20-30分钟需远眺6米外景物20秒,避免连续使用手机超过1小时。保持眼睛与屏幕距离40厘米以上,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线协调。用眼姿势应端正,避免躺着或侧卧玩手机。夜间使用手机需开启护眼模式,减少蓝光暴露。

2、增加户外活动

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自然光照射,阳光中的全光谱光线可刺激视网膜多巴胺分泌,延缓眼轴增长。可选择球类运动、骑行等动态视觉活动,促进睫状肌调节功能。阴天户外活动仍有防控效果,重点在于脱离近距离用眼状态。

3、使用人工泪液

玻璃酸钠滴眼液可缓解长时间盯屏导致的眼表干燥,聚乙烯醇滴眼液能修复泪膜稳定性,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适用于重度干眼。使用前需清洁双手,滴入下眼睑结膜囊内,每日3-4次。需注意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更安全。

4、佩戴框架眼镜

经医学验光后配适度凹透镜片矫正屈光不正,青少年建议选择PC材质防爆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可缓解调节滞后,防蓝光镀膜对电子屏幕使用者有一定保护作用。需每6-12个月复查度数变化,及时更换镜片。

5、角膜塑形镜

夜间佩戴的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可暂时性改变角膜曲率,适用于近视600度以内患者。需在专业机构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定制个性化镜片。佩戴期间需严格遵循护理流程,定期复查角膜健康状况。

近视发生后需建立视力健康档案,每3-6个月进行散瞳验光监测进展。饮食中适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避免高糖饮食影响巩膜强度。学习工作环境应保证500勒克斯以上照度,避免在颠簸环境中用眼。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病理性近视并发症。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十岁孩子眼睛近视100度要不要配眼镜?

十岁孩子近视100度通常建议配眼镜。近视100度属于轻度近视,但儿童处于视力发育关键期,及时矫正有助于延缓度数增长。

近视100度可能影响孩子看黑板或远处物体的清晰度,长期眯眼或过度用眼会导致视疲劳加重。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能帮助视网膜获得清晰成像,减少睫状肌调节负担。框架眼镜是常见选择,镜片材质建议选树脂类轻便防碎型,镜架需贴合鼻梁且重量适中。日常需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40分钟应远眺放松。

若孩子仅在看远时出现模糊,看近处无碍,可先通过视力训练和户外活动观察3-6个月。部分假性近视可能通过减少电子屏幕使用、增加自然光暴露得到改善。但确诊为真性近视后,未及时矫正可能导致双眼视功能异常或度数快速加深。散瞳验光是区分真假性近视的关键检查,需在专业眼科完成。

建议家长每3-6个月带孩子复查视力,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日常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避免在摇晃车厢或昏暗环境下用眼。若发现孩子频繁揉眼、歪头看物或学习成绩下降,需及时就诊评估。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糖尿病眼睛充血怎么办?

糖尿病眼睛充血可通过控制血糖、使用人工泪液、遵医嘱用药、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糖尿病眼睛充血通常由血糖波动、微血管病变、结膜炎症、视网膜病变、干眼症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病变,引发眼部充血。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时配合低糖饮食和规律运动,避免血糖剧烈波动加重眼部症状。

2、使用人工泪液

糖尿病可能引发干眼症导致结膜充血。可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二醇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缓解干涩。每日使用3-4次,避免揉眼加重充血。

3、遵医嘱用药

若合并细菌性结膜炎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真菌感染可用那他霉素滴眼液。视网膜病变者可遵医嘱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禁止自行购买激素类眼药水。

4、激光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眼底出血需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该治疗可阻止病变进展,但需分3-4次完成,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视力模糊。

5、手术治疗

玻璃体积血严重者需行玻璃体切割术,合并视网膜脱落时联合巩膜扣带术。手术风险包括感染和再出血,术后需保持俯卧位1-2周促进恢复。

糖尿病患者出现眼睛充血需每日用温水清洁眼睑,避免强光刺激。饮食上增加深色蔬菜和蓝莓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禁止吸烟饮酒。建议每3个月复查眼底,若出现视力骤降、飞蚊症增多需立即就诊。注意所有治疗均需在眼科医生和内分泌科医生共同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停用降糖药物。

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3周岁宝宝眼睛散光怎么办?

3周岁宝宝眼睛散光可通过定期视力检查、佩戴矫正眼镜、调整用眼习惯、补充营养、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散光可能与遗传因素、角膜发育异常、用眼姿势不当、眼部外伤、先天性白内障等因素有关。

1、定期视力检查

建议每3-6个月带宝宝到眼科进行验光检查,通过电脑验光仪或视网膜检影法评估散光度数变化。3岁儿童正常散光度数在100度以内,若超过150度需警惕病理性散光。检查时可配合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暂时麻痹睫状肌,提高检测准确性。

2、佩戴矫正眼镜

对于150度以上的规则散光,需验配柱镜片矫正。可选择树脂镜片搭配硅胶防滑镜架,镜片需包含抗蓝光镀膜。矫正期间需每3个月复查调校镜片参数,避免过度矫正导致视疲劳。若合并弱视可配合使用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进行压抑疗法。

3、调整用眼习惯

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保持30厘米以上阅读距离。避免侧卧或趴着看绘本,室内光照需维持在300-500勒克斯。可进行眼球追踪训练,如用红色小球引导宝宝完成上下左右追视,每次5-10分钟。

4、补充营养

每日摄入10微克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多吃深海鱼、蛋黄等富含DHA的食物。可适量补充叶黄素酯改善视网膜黄斑区发育,但需避免过量摄入维生素A导致颅压增高。保证每日500毫升奶制品摄入量。

5、手术治疗

对于300度以上不规则散光或合并角膜病变者,待成年后可考虑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先天性白内障导致的散光需先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再评估残余散光程度。

家长需注意避免让幼儿过早接触电子屏幕,2岁以下不建议使用任何电子设备。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自然光照射有助于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增长。建立视觉发育档案,记录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参数变化。若发现宝宝频繁揉眼、畏光或歪头视物,应及时复查验光。烹饪时注意搭配胡萝卜、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材,但不可替代专业治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热门标签

肠瘘 肝血管瘤 产后抑郁症 角膜葡萄肿 急性结膜炎 慢性筛窦炎 横纹肌溶解症 前庭大腺囊肿 脉络膜黑色素瘤 巨细胞病毒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