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术后转移肺症状是什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胃腺癌和胃癌区别?

胃腺癌是胃癌的一种亚型,主要区别在于组织学类型和发病机制。胃腺癌起源于胃黏膜的腺体细胞,占胃癌的大多数,而胃癌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所有起源于胃组织的恶性肿瘤。胃腺癌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慢性胃炎、胃溃疡、吸烟及高盐饮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疼痛、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上,胃腺癌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干预。手术方式包括胃部分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化疗药物常用氟尿嘧啶、顺铂、卡培他滨等。放疗则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等。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定期复查和随访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

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胃癌患者可以吃什么?

胃癌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易消化食物、补充高蛋白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维生素摄入等方式改善营养状况。胃癌患者的饮食应以减轻胃肠负担、促进营养吸收为目标。

1、调整饮食结构:胃癌患者的饮食应以少量多餐为主,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每餐食物量控制在200-300克,每日进食5-6次。这种饮食方式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2、选择易消化食物:胃癌患者应优先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面条、蒸蛋等。这些食物对胃部刺激较小,易于消化吸收。同时,可将食物切碎或打成糊状,进一步降低消化难度。

3、补充高蛋白食物:胃癌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可选择鱼肉、鸡肉、豆腐等优质蛋白来源。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组织,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免疫力。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1.5克/公斤体重。

4、避免刺激性食物:胃癌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冷或过热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不适症状。同时,应限制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

5、增加维生素摄入:胃癌患者应注重维生素的补充,特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可通过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来获取,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维生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

胃癌患者的饮食调理需要长期坚持,建议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等,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摄入充足。

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吃完饭就拉肚子是胃癌吗?

吃完饭就拉肚子不一定是胃癌,可能与饮食不当、肠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乳糖不耐受或慢性肠炎等因素有关。胃癌通常伴随体重下降、持续性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而单纯饭后腹泻更多见于功能性或炎症性肠道疾病。

1、饮食不当:食用不洁食物、生冷食物或过量油腻食物可能刺激肠道,导致腹泻。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有助于缓解症状。

2、肠道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引起急性胃肠炎,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等症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必要时可服用蒙脱石散3g/次,每日3次或口服补液盐以缓解症状。

3、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肠道疾病,可能与精神压力、肠道敏感有关,表现为腹泻或便秘交替。通过调节情绪、规律作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红薯可改善症状。

4、乳糖不耐受:缺乏乳糖酶导致乳糖无法分解,引起腹胀、腹泻。避免摄入乳制品,或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产品,如豆浆、杏仁奶等替代品。

5、慢性肠炎: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便血。需就医检查,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1g/次,每日3次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增加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发酵豆制品,促进肠道健康。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若症状持续或加重,伴有体重下降、便血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胃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胃癌会不会导致肿瘤五项标志物升高?

胃癌可能导致肿瘤五项标志物升高,具体标志物包括CEA、CA19-9、CA72-4、AFP和CA125。这些标志物在胃癌患者中可能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1、CEA升高: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患者中可能升高,尤其是晚期胃癌或伴有转移的患者。CEA水平升高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相关,但并非特异性指标,其他消化道肿瘤或炎症也可能导致CEA升高。

2、CA19-9升高:CA19-9是胰腺癌和胆道系统肿瘤的标志物,但在胃癌患者中也可能升高。CA19-9水平升高可能与胃癌的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3、CA72-4升高:CA72-4是胃癌相对特异的标志物,其水平升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CA72-4在胃癌早期诊断和术后监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单独使用其诊断意义有限。

4、AFP升高:AFP通常与肝癌相关,但在胃癌患者中也可能出现轻度升高,尤其是伴有肝转移的患者。AFP水平升高可能与胃癌的侵袭性和转移倾向有关,但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AFP升高的疾病。

5、CA125升高:CA125主要与卵巢癌相关,但在胃癌患者中也可能升高,尤其是伴有腹膜转移或腹水的患者。CA125水平升高可能与胃癌的分期和预后相关,但其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胃癌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改善消化功能。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胃癌第一次化疗注意什么?

胃癌第一次化疗可通过药物管理、饮食调节、心理疏导、副作用预防、定期监测等方式进行治疗。化疗通常由肿瘤细胞增殖、药物毒性、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

1、药物管理:化疗药物如顺铂50mg/m²静脉注射、氟尿嘧啶500mg/m²静脉注射、奥沙利铂85mg/m²静脉注射等需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需精确控制,避免过量或不足,确保治疗效果。

2、饮食调节:化疗期间应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豆腐等。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减少胃肠道刺激。少食多餐,保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

3、心理疏导:化疗可能带来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与家人、朋友沟通,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保持积极心态,增强治疗信心。

4、副作用预防:化疗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可提前使用止吐药物如昂丹司琼8mg口服,预防恶心呕吐。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溃疡。定期监测血常规,及时发现和处理骨髓抑制。

5、定期监测:化疗期间需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胃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热门标签

外痔 风湿病 滑囊炎 睑外翻 急性肠炎 食管白斑 肝血管肉瘤 感应性妄想性障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