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家的儿子今年9岁,他患有骨癌,我朋友非常的难过,请问骨癌是种什么样的病啊,求真相!
骨癌是指骨骼系统与其他器官一样会罹患来自任何组织成份肿瘤或来自其他器官的转移性病变。犯及骨骼的肿瘤, 可发生于骨细胞、骨骼的造血成份, 软骨以及纤维性或滑膜成份。
骨瘤可分良性骨瘤、低度恶性骨瘤与高度恶性骨瘤三种。良性骨瘤是不会对人体发生致命的,恶性骨瘤它的组织有不正常癌细胞会对人体致命,并转移到其他组织器官。良性骨瘤有时会转变为恶性骨癌。(在电视剧《新不了情》中的女主角刘敏就是患此病去世。) 骨癌发生真正原因,现仍不很清楚,但可能与骨的过度生长、慢性炎症刺激、代谢的毛病及放射线等因素有关。骨癌的病理种类包括多发性骨髓瘤、骨性肉瘤、软性肉瘤、纤维肉瘤等,最常见的恶性骨癌病兆却是癌转移至骨头,尤其在脊椎骨及骨盆骨最常见。 诊断骨瘤最主要是要鉴别其为良性、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这与发生的年龄、性别与发生部位有极密切的关联。所以这要靠病人、骨科医师、放射线科医师与病理科医师等四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做早期最正确的诊断与最佳的治疗效果。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肿瘤科骨癌:http://www.fh21.com.cn/zhongliu/guai/
骨癌与骨肿瘤的区分主要依据病理性质,骨癌特指恶性骨肿瘤,而骨肿瘤包含良性与恶性两大类。区分要点主要有肿瘤生长速度、疼痛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活检结果、转移倾向等五方面。
1、生长速度良性骨肿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边界清晰;恶性骨癌进展迅速,数周至数月内体积明显增大,边界模糊呈浸润性生长。例如骨软骨瘤可能长期稳定,而骨肉瘤短期内可破坏周围组织。
2、疼痛特点良性肿瘤多无痛或仅在压迫神经时出现间歇性隐痛;骨癌常表现为持续性夜间痛,休息不缓解且逐渐加重。尤文肉瘤的疼痛可能伴随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3、影像学表现X线或CT显示良性肿瘤有硬化边、骨皮质完整;恶性肿瘤可见虫蚀样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如Codman三角。MRI可进一步评估软组织侵犯范围。
4、病理活检穿刺或切除活检是金标准,良性肿瘤细胞分化成熟如骨样骨瘤;癌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软骨肉瘤可见双核瘤细胞,转移癌可发现原发灶特征。
5、转移倾向良性肿瘤无转移能力;骨癌易通过血液转移至肺、脑等器官。前列腺癌骨转移灶多呈成骨性改变,甲状腺癌转移则以溶骨性破坏为主。
发现骨病变后应及时完善碱性磷酸酶等肿瘤标志物检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日常需保证钙质与维生素D摄入,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所有疑似恶性病例均需骨科与肿瘤科联合诊疗,病理确诊前禁止盲目使用止痛药物或偏方。
骨癌患者可能出现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血钙等血指标升高。骨癌相关血液检查异常主要有碱性磷酸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血钙升高、血磷降低、肿瘤标志物异常等。
1、碱性磷酸酶升高碱性磷酸酶是成骨细胞活跃的标志物,骨癌患者因肿瘤破坏正常骨组织并刺激新骨形成,导致该指标显著上升。溶骨性病变和成骨性病变均可引起碱性磷酸酶异常,但成骨肉瘤患者的升高幅度通常更为明显。该指标也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有效治疗后可观察到数值下降。
2、乳酸脱氢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反映肿瘤代谢活跃程度,骨癌病灶快速生长时会导致细胞大量坏死,释放乳酸脱氢酶入血。该指标与肿瘤负荷呈正相关,晚期或转移性骨癌患者升高更显著。需注意心肌梗死、溶血等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该指标异常。
3、血钙升高骨癌破坏骨组织时会释放大量钙离子入血,特别是多发性骨髓瘤、转移性骨肿瘤患者易出现高钙血症。严重时可引起嗜睡、心律失常等症状。需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4、血磷降低肿瘤性骨病变可能干扰磷代谢,部分骨癌患者伴随血磷水平下降。这与肿瘤消耗、肾脏排磷增加等因素有关。低磷血症可能加重骨痛、乏力等症状,需通过实验室检查结合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
5、肿瘤标志物异常某些特定类型骨肿瘤可能伴随特异性标志物升高,如尤文肉瘤可检测到EWS-FLI1融合基因,软骨肉瘤可能出现II型胶原标志物异常。但这些指标通常不作为诊断依据,需结合病理活检确诊。
骨癌患者应定期监测上述血液指标变化,配合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日常需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但高钙血症患者需限制含钙食物。适度进行低冲击运动如游泳有助于维持骨骼强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病理性骨折。出现持续骨痛、不明原因骨折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查。
骨癌通常发生在长骨的干骺端,主要有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肱骨近端等部位,也可能出现在骨盆、脊柱等中轴骨。骨癌可分为原发性骨癌和转移性骨癌,原发性骨癌多发生于青少年,转移性骨癌常见于中老年人。
1、股骨远端股骨远端是骨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之一,此处骨癌多为骨肉瘤或软骨肉瘤。患者早期可能表现为局部隐痛,随病情进展疼痛加剧并出现肿胀。夜间痛是典型特征,活动后疼痛可能加重。影像学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
2、胫骨近端胫骨近端也是骨癌好发区域,常见于青少年快速生长期。此处骨癌生长迅速,可能压迫周围神经血管。患者可能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可见静脉曲张。早期易被误诊为生长痛,需通过X线、CT或MRI鉴别。
3、肱骨近端肱骨近端骨癌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此处病变可能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上肢无力、抬臂困难等症状。由于靠近臂丛神经,肿瘤增大可能引起放射性疼痛。该部位骨癌对化疗相对敏感,但容易发生肺转移。
4、骨盆骨盆骨癌常见于中老年人,多为转移性癌。此处空间较大,早期症状隐匿,可能表现为骶髂部钝痛或坐骨神经痛。晚期可能出现排尿排便障碍。骨盆血供丰富,手术难度大,常采用放疗联合靶向治疗。
5、脊柱脊柱骨癌多发生在胸椎和腰椎,可引起顽固性背痛,平卧不缓解。肿瘤压迫脊髓可能导致截瘫,是骨癌急症之一。脊柱稳定性破坏可能引发病理性骨折。诊断需结合全身骨扫描,治疗需多学科协作。
骨癌患者应注意保持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病理性骨折。饮食应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肉等,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持续骨痛、不明原因骨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心理支持也很重要,患者及家属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撕脱性骨折多数情况下属于轻度损伤,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撕脱骨块大小、损伤部位、是否伴随韧带损伤、患者年龄及康复情况等因素。
1、骨块大小:撕脱骨折的严重性与骨块体积直接相关。小块撕脱小于5毫米通常可通过制动自行愈合,常见于青少年骨骺损伤;大块撕脱超过1厘米可能需手术固定,多见于成年人肌腱附着点损伤。影像学评估中CT能更准确判断骨块移位程度。
2、损伤部位:不同解剖位置预后差异显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俗称 dancer's fracture6周即可愈合;而膝关节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若未及时复位,可能遗留关节不稳。负重关节的撕脱损伤需更严格评估。
3、韧带状态:约35%的撕脱骨折伴随韧带损伤。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撕脱骨折内翻损伤可通过支具治疗;但伴有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的胫骨嵴撕脱骨折,往往需要关节镜下复位固定。MRI检查能明确软组织损伤范围。
4、年龄因素:青少年骨骺未闭合时,肌腱牵拉易导致骨骺撕脱如髂前上棘撕脱,但因生长潜力强预后较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轻微外力即可发生大转子撕脱骨折,愈合时间可能延长30%-50%。
5、康复管理:正确康复直接影响预后。手指末节伸肌腱撕脱骨折锤状指需持续伸直位固定6周;跟腱止点撕脱骨折术后需渐进性负重训练。过早活动可能导致骨块移位或肌腱再断裂。
撕脱性骨折患者应保证每日500mg钙质摄入,可通过乳制品、豆制品或深绿色蔬菜补充。急性期48小时内采用POLICE原则保护、最优负荷、冰敷、加压、抬高,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建议选择泳池行走、功率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维持肌力,避免跳跃动作直至影像学显示骨愈合。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若6周后仍存在明显骨折线需考虑脉冲电磁场治疗促进愈合。
女性骨癌早期可能出现骨痛、肿块、骨折、活动受限、体重下降、乏力等6个征兆。骨癌通常由基因突变、放射线暴露、慢性炎症、遗传因素、骨骼疾病转移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检查确诊。
1、骨痛:持续性钝痛或夜间痛是骨癌典型表现,疼痛部位固定且逐渐加重,普通止痛药难以缓解。早期可能误认为生长痛或关节炎,但肿瘤侵犯骨膜或压迫神经时会加剧。疼痛多位于长骨如股骨、胫骨或骨盆,活动后疼痛明显。
2、肿块:肿瘤生长处可触及坚硬肿块,表面皮肤温度升高并可见静脉曲张。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生长迅速,直径超过5厘米需高度警惕。常见于膝关节、肩关节等靠近体表部位,可能伴随局部压痛。
3、病理性骨折:骨质被肿瘤破坏后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骨折端呈锯齿状且愈合困难。多见于承重骨如脊椎或下肢,X线显示骨折周围有溶骨性破坏灶。部分患者以突发骨折为首发症状,需与骨质疏松鉴别。
4、活动受限:关节附近肿瘤可引起关节僵硬、活动范围缩小,严重时出现肌肉萎缩。脊柱肿瘤可能导致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失禁,骨盆肿瘤影响行走功能。症状与肿瘤压迫神经血管或关节结构变形有关。
5、体重下降: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10%需警惕恶性肿瘤消耗。肿瘤释放炎症因子导致代谢亢进,伴随食欲减退、贫血等全身症状。晚期可能出现恶病质状态,与正常减肥相比进展更快且无明确诱因。
6、持续乏力:癌性疲劳区别于普通疲倦,休息无法缓解且影响日常活动。与肿瘤释放乳酸、细胞因子及贫血相关,可能伴随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乏力程度与肿瘤负荷正相关,常为多发性骨转移的信号。
建议出现上述征兆时尽早就医检查,日常保持适度钙质与维生素D摄入,避免吸烟及过量饮酒。规律进行低冲击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维持骨密度。定期监测骨健康指标,有家族史者需加强筛查。确诊后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靶向治疗等综合方案,配合营养支持改善预后。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