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病科 > 软组织损伤

现场有人得了软组织损伤该如何急救呢?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尿道感染急救小方法?

尿道感染可通过多饮水、热敷会阴、口服抗生素、碱化尿液、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尿道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不良、性生活频繁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

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稀释尿液并冲刷尿道。建议选择温开水或淡竹叶茶,避免含糖饮料刺激尿道黏膜。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减少细菌滞留概率。儿童或老年人饮水需家长监督,确保摄入量达标。

2、热敷会阴

用40℃左右温水浸湿毛巾敷于会阴部,每次15分钟可缓解尿频尿痛。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膀胱痉挛。注意避免烫伤,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控制温度。热敷后可配合温水坐浴,加强清洁效果。

3、口服抗生素

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需遵医嘱使用。细菌性尿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上述药物可针对性抑制细菌繁殖。用药期间禁止饮酒,需完成全程治疗以防耐药性产生。

4、碱化尿液

碳酸氢钠片或枸橼酸钾颗粒能升高尿液pH值,缓解排尿灼烧感。适用于伴有明显尿痛的患者,但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服药期间需监测尿液酸碱度,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服影响药效。

5、及时就医

出现发热、血尿、腰背痛需立即就诊,可能提示肾盂肾炎等严重感染。孕妇、糖尿病患者或反复发作者应完善尿培养检查。急诊处理包括静脉输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必要时需留置导尿管。

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穿棉质透气内裤。性交后及时排尿,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蔓越莓汁可能有助于预防复发,但急性期不宜替代药物治疗。若症状48小时内无改善或加重,须到泌尿外科进一步检查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明确病因。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院前脑卒中的识别及现场处理和转运?

院前脑卒中的识别及现场处理和转运需要快速识别症状、采取紧急措施并安全转运至医疗机构。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早期识别与处理对预后至关重要。

1. 识别症状

脑卒中常见症状包括突发面部歪斜、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含糊或理解障碍、视力突然下降或视野缺损、剧烈头痛伴呕吐等。缺血性脑卒中多表现为渐进性神经功能缺损,出血性脑卒中常伴随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症状。可通过FAST原则快速评估:面部是否对称、手臂是否无力、言语是否清晰、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2. 现场处理

发现疑似脑卒中患者应立即让其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松开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但避免过度搬动患者,禁止喂食喂水。如患者意识丧失且无呼吸心跳,需立即开始心肺复苏。记录症状出现时间对后续溶栓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免加重出血风险。

3. 紧急转运

优先选择有卒中中心的医院进行转运,提前通知接诊医院做好抢救准备。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对于疑似大血管闭塞患者,应直接转运至具备血管内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转运途中避免血压剧烈波动,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4%以上,必要时给予氧气支持。

4. 时间管理

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窗直接影响预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时间窗为4.5小时,机械取栓时间窗可延长至24小时。院前急救人员需准确记录最后正常时间,与院内团队无缝衔接。建立卒中绿色通道可显著缩短入院至治疗时间,提高血管再通成功率。

5. 预防并发症

转运过程中需预防误吸、跌倒、压疮等二次伤害。对于躁动患者可适当约束但避免使用镇静药物。监测血糖水平,纠正低血糖或显著高血糖。维持正常体温,发热时及时物理降温。记录排尿情况,尿潴留时留置导尿管,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脑卒中急救强调"时间就是大脑"原则,公众应掌握基本识别方法,发现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患者转运后家属需携带既往病历和用药史,便于医生快速评估。康复期应遵医嘱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复查预防复发。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长期预后。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什么?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用于气道异物梗阻的紧急处理方法,主要通过腹部冲击帮助患者排出阻塞物。该技术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成人患者,操作时需从背后环抱患者腰部,快速向上向内挤压腹部,利用肺部残留气体推动异物排出。主要有操作准备、定位手法、施力方向、力度控制和后续处理五个关键步骤。

一、操作准备

实施前需快速判断患者状态,确认其无法咳嗽、说话或呼吸,出现双手抓喉的窒息表现。让患者站立或坐直,施救者站于其身后,确保操作环境安全无障碍物。

二、定位手法

施救者一脚插入患者两腿之间保持稳定,双手从腋下环抱至腹部。一手握拳,拳眼朝向患者腹部,位置在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注意避开胸骨末端和肋弓,防止内脏损伤。

三、施力方向

双臂用力收紧,快速向上方45度角冲击患者腹部,模拟J字形运动轨迹。每次冲击需干脆有力,利用膈肌上抬产生的气流压力推动异物。连续进行5次冲击为一组,观察异物是否排出。

四、力度控制

冲击力度应足以抬起患者双脚为宜,但需根据体型调整。对孕妇或肥胖者应改为胸部冲击,定位在胸骨下半段。冲击时注意保持患者身体前倾,避免因用力过猛导致肋骨骨折或脏器损伤。

五、后续处理

若异物排出应立即停止操作,帮助患者清除口腔残留物。若患者失去意识需转为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电话。成功施救后仍需就医检查,排除迟发性内脏出血或气道损伤等并发症。

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需通过专业培训反复练习,日常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说笑。老年人应避免食用粘性食物,儿童需将坚果类物品放在安全位置。建议家庭成员共同学习急救技能,定期参加红十字会等机构组织的急救复训课程,确保手法准确有效。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触电的急救方法有什么?

触电的急救方法主要有切断电源、心肺复苏、保护创面、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就医等。

1、切断电源

发现触电者后应立即切断电源,使用干燥木棍或绝缘工具将电线移开,避免直接用手接触触电者或带电物体。若无法切断电源,可站在干燥木板或橡胶垫上,用干燥衣物包裹双手后拖拽触电者脱离电源。高压电场所须等待专业人员处理。

2、心肺复苏

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触电者呼吸和心跳,若出现呼吸心跳停止,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患者平放于硬质地面,按压胸部中央位置,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配合人工呼吸。持续操作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3、保护创面

触电可能导致皮肤灼伤,需用清洁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创面,避免污染。不可涂抹牙膏、酱油等物质,不要挑破水泡。若衣物与皮肤粘连,不可强行撕脱,应剪开周围衣物保留粘连部分,由医务人员处理。

4、保持呼吸道通畅

触电后可能出现呕吐或舌根后坠,需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异物。解开领口、腰带等束缚物,保持颈部自然伸直。观察胸廓起伏,必要时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防止窒息。

5、及时就医

所有触电者均需送医检查,包括表面无伤者。电流可能造成内脏损伤或迟发性心律失常,需进行心电图监测和血液检查。转运途中注意保暖,持续观察生命体征,向医护人员详细说明触电时间和现场情况。

日常应定期检查电器线路,使用漏电保护装置,避免湿手操作电器。儿童活动区域需安装安全插座,雷雨天气远离高压设备。建议家庭成员学习专业急救技能,配备急救包和绝缘工具。触电后即使表面恢复也需医学观察,防止继发心肌损伤或肾功能异常。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煤气中毒怎么急救?

煤气中毒急救需立即脱离中毒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支持并及时送医。煤气中毒主要由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缺氧引起,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发现煤气中毒者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关闭煤气源,避免使用明火或电器开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顺畅。意识清醒者可饮用热糖水帮助代谢,昏迷者需采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窒息。有条件时应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优先使用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混合气体。对于心跳呼吸骤停者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急救中心转运至有高压氧舱的医院。转运途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剧烈移动加重脑缺氧损伤。

煤气中毒后24小时内是高压氧治疗黄金期,可显著降低迟发性脑病风险。恢复期患者需卧床休息1-2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肌损伤。日常应定期检查燃气设备,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沐浴时保持通风。出现头痛乏力等先兆症状时须立即撤离现场,重度中毒患者出院后需随访3个月观察神经系统后遗症。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口臭 克山病 面肌痉挛 甲状舌管瘘 髌骨软骨软化 风湿性关节炎 获得性鱼鳞癣 结节性筋膜炎 门静脉海绵样变 女性假两性畸形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