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急问姑姑得了慢性肾盂肾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啊?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慢性肾盂肾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慢性肾盂肾炎可能引起肾结石、肾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肾周脓肿、尿毒症等并发症。慢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肾脏慢性炎症,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对肾脏结构造成不可逆损害。

1、肾结石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因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尿液中的矿物质容易沉积形成结石。结石可能堵塞尿路,加重感染并引发剧烈腰痛。治疗需根据结石大小选择药物排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常用药物包括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等。日常需增加饮水量并限制高草酸食物。

2、肾性高血压

肾脏实质受损后可能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血压持续升高。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治疗需联合降压药与抗感染治疗,常用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

3、肾功能不全

长期炎症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夜尿增多、乏力等表现。需定期监测肌酐清除率,必要时进行低蛋白饮食调整。严重者需服用复方α-酮酸片、尿毒清颗粒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

4、肾周脓肿

感染扩散至肾脏周围组织可能形成脓液积聚,表现为高热及侧腹痛。需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并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

5、尿毒症

终末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全身中毒症状。此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配合服用碳酸司维拉姆片、药用炭片等毒素吸附剂。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及会阴部清洁不当。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出现发热或腰痛加重应及时就诊。饮食上限制高盐高蛋白摄入,可适量食用冬瓜、黄瓜等利水食物辅助调理。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慢性肾盂肾炎活多久?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生存期差异较大,早期规范治疗可长期稳定,未控制者可能进展至肾功能衰竭。生存期主要与病情控制、并发症管理及个体差异有关。

慢性肾盂肾炎若及时干预,多数患者通过抗生素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维持正常寿命。关键措施包括定期尿培养监测、按医嘱使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同时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病。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和会阴部感染。肾功能稳定者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血肌酐,多数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

少数未规范治疗或合并复杂因素的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持续恶化。反复尿路感染导致肾实质瘢痕化,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脏病3期以上。此类患者需加强综合管理,包括低蛋白饮食、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合并肾性高血压或贫血者需联合降压药如缬沙坦胶囊、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控制并发症。

建议患者定期至肾内科随访,监测尿蛋白定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出现水肿、尿量减少或严重乏力时应立即就医。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易吸收蛋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适度进行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预后。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怎样确诊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可通过尿常规检查、尿培养、影像学检查、肾功能检查、临床表现评估等方式确诊。慢性肾盂肾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免疫系统异常、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诊断慢性肾盂肾炎的基础项目,可发现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等异常指标。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尿液中白细胞数量通常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伴随尿潜血阳性。尿常规检查操作简便,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若尿常规异常,需进一步进行尿培养或影像学检查。建议患者在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大量饮水,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2、尿培养

尿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对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导至关重要。通过中段尿培养可检测出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尿培养阳性且菌落计数超过标准值可支持诊断。尿培养前需清洁会阴部,避免标本污染。若结果阳性,医生会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

3、影像学检查

超声、CT或静脉肾盂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可观察肾脏结构变化,评估慢性肾盂肾炎的严重程度。慢性肾盂肾炎可能表现为肾脏缩小、肾盂变形或肾实质瘢痕形成。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尿路结石、先天畸形等潜在诱因。超声检查无创且经济,可作为首选筛查手段。对于复杂病例,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CT尿路造影或核医学检查。

4、肾功能检查

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肾功能指标可反映慢性肾盂肾炎对肾脏的损害程度。长期反复感染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表现为血肌酐升高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功能检查需空腹采血,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若发现异常,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变化。慢性肾盂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采取肾脏保护措施。

5、临床表现评估

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腰背部疼痛等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可支持慢性肾盂肾炎诊断。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既往治疗情况等。慢性肾盂肾炎症状可能不典型,需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疾病鉴别。对于症状反复或治疗效果不佳者,建议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日常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冲刷尿路细菌。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避免憋尿等不良习惯。饮食上限制高盐、高蛋白食物,减轻肾脏负担。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监测疾病进展。出现症状加重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慢性肾盂肾炎典型表现?

慢性肾盂肾炎的典型表现主要有反复尿路感染、腰部隐痛、排尿异常、全身症状以及肾功能异常。慢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和肾间质慢性炎症,多由急性肾盂肾炎迁延不愈导致。

1、反复尿路感染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且容易反复发作。可能与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时灼热感、尿液浑浊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呋喃妥因肠溶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2、腰部隐痛

患者多有一侧或双侧腰部持续性隐痛或钝痛,劳累后加重。可能与肾盂黏膜炎症刺激神经有关,通常伴有肾区叩击痛等症状。建议卧床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

3、排尿异常

常见夜尿增多、尿量减少或尿液泡沫增多,可能与肾小管功能受损有关。通常伴随尿液检查发现白细胞尿、蛋白尿等症状。治疗需控制感染并保护肾功能,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片调节尿液酸碱度。

4、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在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高热寒战。与慢性炎症反应和毒素吸收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保证充足营养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清等。

5、肾功能异常

长期未控制者可出现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肾功能损害表现。与肾间质纤维化、肾单位减少有关,通常伴随高血压、贫血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排尿,避免憋尿。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出现发热或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出现慢性肾盂肾炎要如何治?

慢性肾盂肾炎可通过控制感染、调节饮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慢性肾盂肾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异常、糖尿病控制不佳、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因素引起。

1、控制感染

慢性肾盂肾炎多由细菌反复感染导致,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治疗期间需足疗程用药,避免细菌耐药。同时需排查是否存在尿路结石或解剖结构异常等诱因,感染控制后仍需定期复查尿常规。

2、调节饮食

每日饮水量需保持2000毫升以上以冲刷尿路,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避免高嘌呤食物。可食用冬瓜、玉米须等利尿食材,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合并高血压或水肿时需严格限制水分摄入量。

3、药物治疗

除抗生素外,可配合使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或黄葵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消炎。存在肾功能损害时需用阿魏酸哌嗪片改善微循环。若伴随高血压,需选用缬沙坦胶囊等对肾脏影响较小的降压药。所有药物均需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

4、中医调理

辨证属湿热下注者可服用八正合剂,脾肾两虚型适用金匮肾气丸。针灸选取肾俞、膀胱俞等穴位,或采用艾灸关元穴。中药灌肠疗法可用大黄、蒲公英等煎液保留灌肠。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避免长期使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

5、手术治疗

合并尿路梗阻时需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或经皮肾造瘘术。反复发作的膀胱输尿管反流需进行抗反流手术。严重肾盂积水伴肾功能丧失者可能需切除患侧肾脏。术后仍需长期随访,预防剩余肾脏再发感染。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需避免憋尿和会阴部清洁不足,女性经期更需注意卫生。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监测血压变化。适度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腰部负担。出现发热、尿痛等症状加重时须及时复诊,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以降低感染复发概率。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联体儿 铝尘肺 肝纤维化 脊髓纵裂 乳房肿块 上睑下垂 2型糖尿病 淋巴管肉瘤 疱疹样皮炎 费尔蒂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