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 肺炎

儿童肺炎防治家中常备哪些急救品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急性中毒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急性中毒的急救方法主要有脱离毒源、清除毒物、紧急呼救、使用解毒剂、对症支持治疗等。需根据中毒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并立即就医。

1、脱离毒源

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区域,避免继续接触毒物。若为气体或挥发性毒物,需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皮肤接触毒物时,迅速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以上。眼部接触需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持续冲洗至少10分钟,冲洗时注意避免污染未受影响的眼睛。

2、清除毒物

经口中毒且意识清醒者,可饮用温水后催吐,但强酸强碱、腐蚀性物质中毒及昏迷患者禁止催吐。活性炭适用于吸附多种有机毒物,成人常用剂量50克混悬于水中服用。洗胃需在中毒后1小时内进行,昏迷患者应先气管插管保护气道。导泻可选用硫酸镁或甘露醇加速毒物排出。

3、紧急呼救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准确描述中毒物质、接触时间及当前症状。保留毒物包装、残留物或呕吐物供医疗人员识别。等待救援期间持续监测患者意识、呼吸和脉搏,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出现瞳孔缩小、流涎、肌颤等胆碱能危象,需提前告知急救人员。

4、使用解毒剂

亚甲蓝用于亚硝酸盐中毒,维生素K1对抗灭鼠药中毒,纳洛酮可逆转阿片类药物中毒。乙酰半胱氨酸是扑热息痛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乙酰胺可治疗氟乙酰胺类鼠药中毒。使用解毒剂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部分解毒剂需静脉缓慢注射避免不良反应。

5、对症支持治疗

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休克患者需快速补液扩容。心律失常可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胺碘酮,抽搐发作时给予地西泮控制。血液净化适用于重症中毒,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脂溶性毒物,血浆置换适用于蛋白结合率高的毒物。

急性中毒后需密切观察24-48小时,部分毒物有延迟毒性。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清淡饮食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中毒导致的焦虑情绪。家中应妥善存放药品、清洁剂等有毒物品,儿童药物需使用安全包装。接触有毒化学品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场所需配备应急洗眼器和冲淋设备。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不用化妆品怎样让皮肤变白?

不用化妆品可以通过防晒、饮食调理和规律作息等方式让皮肤变白。

皮肤颜色主要由黑色素决定,减少紫外线刺激和促进黑色素代谢是关键。日常需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时穿戴防晒衣帽或使用物理防晒工具。饮食上可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以及富含抗氧化物质的绿茶,这些成分有助于抑制黑色素生成并促进皮肤修复。同时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皮肤代谢功能。适度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帮助排出皮肤毒素。

敏感肌肤人群需避免过度摩擦或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干性皮肤可定期用保湿面膜维持水油平衡。若出现肤色不均伴随瘙痒脱屑,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溺水的急救处理有哪些?

溺水急救处理主要有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保持体温、及时送医等方式。

1、清理呼吸道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需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泥沙、水草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溺水者意识不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指或吸引器清理口腔分泌物,避免窒息。对于婴幼儿,可采用倒立拍背法帮助排出气道液体,但需注意保护颈椎。

2、人工呼吸

若溺水者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时捏住患者鼻孔,深吸气后对准其口腔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观察胸廓起伏。成人每分钟10-12次,儿童每分钟12-20次。若存在面部外伤或口腔污染,可使用面罩或隔膜进行防护。

3、胸外按压

对无心跳者需配合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成人用双手掌根垂直下压5-6厘米,儿童用单手掌根下压约5厘米,婴儿用两指按压4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注意避免按压过深导致肋骨骨折。

4、保持体温

溺水者易出现低体温,需尽快脱去湿衣并用干燥毛毯包裹,避免热量散失。可给予温热的静脉输液,但禁止用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体温低于28℃时可能出现心室颤动,需持续心肺复苏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5、及时送医

即使溺水者恢复意识也需紧急送医,因可能发生继发性肺水肿或脑损伤。转运时保持侧卧位,持续监测生命体征。院内需进行血气分析、电解质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利尿剂如呋塞米注射液或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

预防溺水需加强水域安全监管,儿童需在成人看护下接触水体,游泳前避免饮酒。掌握游泳技能者也不可单独在陌生水域活动,突发抽筋时应保持冷静仰漂呼救。建议公众学习专业急救课程,社区应配备救生圈、AED等设备,溺水高发区域需设置警示标识和防护栏。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蛇咬伤中毒的急救处理方式?

蛇咬伤中毒的急救处理方式主要有保持镇静、限制活动、去除束缚物、固定伤肢、及时就医等。蛇咬伤中毒可能由神经毒素、血液毒素或混合毒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1、保持镇静

被蛇咬伤后需立即保持冷静,避免剧烈活动或奔跑,以免加速毒素扩散。可缓慢深呼吸,减少因恐慌导致的心率加快。同时观察伤口形态,记录蛇的外形特征,为后续医疗救治提供参考。切勿尝试捕捉或打死蛇,避免二次伤害。

2、限制活动

受伤肢体应完全制动,避免任何主动或被动运动。可采用夹板、绷带等工具固定伤肢,保持与心脏水平或略低位置。若咬伤部位为手指或足趾,需摘除戒指、手镯等饰品,防止后续肿胀导致缺血。移动患者时需采用担架或背负方式,减少伤肢摆动。

3、去除束缚物

迅速解除伤口近心端的衣物、手表等束缚物,防止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但禁止使用止血带结扎,以免造成组织坏死。若已出现明显肿胀,可轻柔剪开衣物,避免摩擦伤口。保持伤口暴露状态,不要用嘴吸吮毒素或自行切开伤口。

4、固定伤肢

用弹性绷带从咬伤部位远端开始向近心端缠绕,压力需均匀适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固定范围需覆盖整个患肢,延缓淋巴回流速度。绷带不可过紧或过松,每隔10分钟检查一次末梢循环。此方法适用于神经毒素类蛇咬伤,血液毒素类咬伤需谨慎使用。

5、及时就医

完成初步处理后须立即送往具备抗蛇毒血清的医疗机构。转运途中持续观察生命体征,记录咬伤时间、蛇类特征及症状变化。就医后需配合医生进行伤口清创、抗蛇毒血清注射等专业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肺功能支持。延迟就医可能导致毒素扩散至全身,引发多器官衰竭。

蛇咬伤后24小时内需密切监测体温、血压等指标,避免饮酒或服用镇静药物。恢复期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适量补充高蛋白食物促进组织修复。户外活动时建议穿高帮靴子及长裤,携带蛇伤急救包,避开草丛、岩缝等蛇类栖息地。若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需立即复诊。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感染中毒性休克如何急救?

感染中毒性休克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补液扩容、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控制感染源及器官功能支持。感染中毒性休克是由严重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引发的循环衰竭,病死率高,需紧急医疗干预。

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急救核心在于快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与组织缺氧。患者需平卧并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立即建立两条以上大静脉通路快速输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30分钟内输入1000-1500毫升。同步进行血氧监测,面罩给氧维持氧饱和度超过90%,必要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液体复苏同时静脉推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首剂去甲肾上腺素可从0.05微克/千克/分钟起始滴定。采集血培养后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常见联用方案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万古霉素,或碳青霉烯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尿量及乳酸水平,必要时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转运过程中需维持急救措施不间断,避免体位剧烈变动。急救后应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包括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血糖控制、深静脉血栓预防等综合管理。早期目标导向治疗需在6小时内达成中心静脉压8-12毫米汞柱、平均动脉压65毫米汞柱以上、尿量0.5毫升/千克/小时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0%以上等指标。家属需配合医疗团队签署知情同意书,理解病情危重性及可能需进行的创伤性操作如中心静脉置管或气管切开。

感染中毒性休克康复期需加强营养支持,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泥、蛋羹等,分次少量进食。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压疮。出院后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与心脏超声,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与流感疫苗预防再发感染。家属应学习基本生命体征监测方法,发现意识改变或尿量减少时立即送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便秘 痴呆 肠梗阻 铊中毒 颈动脉体瘤 桡骨颈骨折 失血性休克 结肠重复畸形 神经源性膀胱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