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幼儿急疹会传染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飞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幼儿急疹的血常规特点?

幼儿急疹的血常规通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1、白细胞计数变化

幼儿急疹患儿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多在正常范围或略低于正常值,极少出现明显升高。发热初期可能出现短暂的白细胞增多,但随着病程进展,发热3-5天后白细胞往往呈现下降趋势,这种变化有助于与其他细菌感染性疾病相鉴别。

2、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血常规检查可见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上升,通常超过70%,这是病毒感染的特征性表现。淋巴细胞中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一般不超过10%。这种淋巴细胞优势现象在发热后期和出疹期最为明显。

3、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

与淋巴细胞变化相对应的是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多数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于30%,绝对值可能轻度减少。这种变化与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多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可作为鉴别诊断依据之一。

4、血小板计数变化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血小板计数轻度减少,但一般不低于100×10^9/L,极少引起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通常是暂时性的,随着热退疹出可逐渐恢复正常,无须特殊处理。

5、血红蛋白水平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参数通常保持正常范围,不会出现明显贫血表现。但若患儿既往存在营养性贫血基础,可能在发热期间血红蛋白水平呈现轻度下降,这与疾病本身无直接关联。

幼儿急疹患儿在发热期间应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可选择米汤、稀释果汁等流质食物。出疹期皮肤可能出现轻微瘙痒,应避免抓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患儿衣物宜选择纯棉材质,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但不宜过度包裹或使用酒精擦浴。疾病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若发热超过5天或出现精神萎靡、拒食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幼儿急疹多久能好?

幼儿急疹一般3-7天可痊愈,实际恢复时间与皮疹消退速度、发热持续时间、患儿免疫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措施等因素相关。

1、皮疹消退速度

皮疹通常在发热消退后24小时内出现,初期为玫瑰色斑丘疹,直径2-5毫米,压之褪色,多从躯干向四肢扩散。皮疹无瘙痒感,多数患儿2-3天完全消退,部分可能持续至5天。皮疹消退后无色素沉着或脱屑,皮肤可完全恢复正常。

2、发热持续时间

典型病例表现为持续3-5天的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发热期间患儿精神状态通常良好。若发热超过5天需警惕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延长病程至7-10天。退热药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体温反复波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3、患儿免疫状态

免疫功能正常的患儿病程较短,免疫缺陷患儿可能出现持续发热或反复出疹。早产儿或营养不良患儿恢复时间可能延长1-2天。6个月至2岁为高发年龄段,首次感染后通常获得持久免疫力。

4、并发症发生情况

多数患儿无并发症,少数可能出现热性惊厥、轻度腹泻或咳嗽。合并中耳炎、肺炎等细菌感染时,需抗生素治疗并延长病程。极少数可能出现脑炎等严重并发症,需立即住院治疗。

5、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透气有助于散热。每日温水擦浴可缓解不适,禁止使用酒精擦浴。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母乳喂养儿应增加哺乳次数。皮疹期无须特殊处理,避免抓挠即可。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

患儿饮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米汤、稀释果汁等,避免油腻食物。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苹果泥、香蕉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后轻轻拍干。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变化,出现嗜睡、拒食、持续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病程中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需加强手卫生以防交叉感染。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幼儿急疹出疹后几天退?

幼儿急疹出疹后通常2-3天消退,完全恢复需7-10天。退疹时间受皮疹面积、患儿免疫力、护理措施、是否继发感染、体温波动等因素影响。

1、皮疹面积

疹量少且分布局限的患儿退疹较快,多集中于躯干的小范围皮疹可能在24小时内开始消退。全身密集皮疹的患儿退疹时间可能延长至4-5天,疹间皮肤发红明显的需更长时间恢复。

2、患儿免疫力

免疫功能正常的幼儿退疹过程更顺利,免疫缺陷患儿可能出现疹后色素沉着或脱屑延迟。早产儿或营养不良儿童退疹后可能遗留暂时性皮肤干燥,需加强保湿护理。

3、护理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加速退疹,每日温水擦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摩擦,剪短指甲防止抓挠继发感染。未正确护理可能导致疹痕消退延迟。

4、继发感染

抓破皮疹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导致恢复期延长,出现脓疱、结痂需就医处理。合并疱疹病毒感染时会出现新疹群,退疹时间可能推迟1-2周。

5、体温波动

退疹期持续发热可能提示并发症,如中耳炎或尿路感染。体温反复超过38.5℃需排查其他疾病,此类情况退疹后仍需要医疗干预。

幼儿急疹退疹期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直吹空调或暴晒。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泥。观察精神状态与进食量,出现嗜睡或拒食及时就诊。退疹后皮肤可能出现短暂脱屑,无须特殊处理,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护肤品。患病期间暂停疫苗接种,痊愈后1-2周再行补种。与其他儿童保持适度隔离直至疹子完全消退,注意监测是否出现咳嗽、腹泻等新发症状。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幼儿急疹会高热吗?

幼儿急疹通常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能超过39摄氏度。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高热3-5天后热退疹出,皮疹多分布于躯干和颈部。

幼儿急疹的高热特点是突然起病,体温可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至39-40摄氏度,发热期间患儿精神状态通常较好。发热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随后出现玫瑰红色斑丘疹,皮疹压之褪色,不伴瘙痒或脱屑。部分患儿在高热期可能出现轻微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但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

少数情况下,幼儿急疹患儿可能出现热性惊厥,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等症状。极个别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能出现脑炎、肝炎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家长需特别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幼儿急疹期间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发热期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避免过度包裹衣物。皮疹无须特殊处理,通常2-3天可自行消退。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拒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宝宝幼儿急疹如何治疗?

幼儿急疹一般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护理、抗病毒药物、退热药物、皮肤护理等方式治疗。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表现为高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斑丘疹。

1、物理降温

患儿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保持室温在25摄氏度左右,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高热时可重复进行温水擦浴,每次持续10分钟,间隔2小时监测体温变化。

2、补液护理

发热期间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母乳,每日饮水量应超过平时三分之一。观察尿量及颜色,6小时内无排尿需警惕脱水。可适量给予稀释苹果汁、米汤等补充电解质,避免饮用含糖饮料。

3、抗病毒药物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普通患儿通常无须抗病毒治疗,但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5天或并发脑炎症状,需及时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家长不可自行购买使用抗病毒药物。

4、退热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是常用退热药物,两种药物须间隔4-6小时交替使用。注意药物剂量需按体重精确计算,24小时内使用不超过4次。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若出现皮疹加重或呕吐需停药就医。

5、皮肤护理

皮疹期避免抓挠,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洗澡水温控制在37摄氏度以下,不使用碱性沐浴露。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短暂色素沉着,无须特殊处理。合并眼部充血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湿敷。

幼儿急疹护理期间需保持居室通风,每日开窗2次以上。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适量添加新鲜水果泥补充维生素。皮疹消退后1周内避免接种疫苗,2周内减少外出接触其他患儿。若出现嗜睡、抽搐、呼吸急促等表现,家长需立即带患儿急诊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帮助胃肠功能恢复,但需避免进食海鲜等易致敏食物。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猫抓病 葡萄胎 肺吸虫病 高眼压症 克罗恩病 慢性胃炎 成软骨细胞瘤 多发性骨髓瘤 乳房发育不良 外伤性白内障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