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感染性疾病科 > 传染科

猩红热是怎么引起的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猩红热吃什么药?

小儿猩红热可通过阿莫西林颗粒250mg/次,每日3次、头孢克洛干混悬剂125mg/次,每日2次、青霉素V钾片250mg/次,每日3次等方式治疗。猩红热通常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1、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是治疗猩红热的常用抗生素,能够有效抑制链球菌的生长。对于儿童,通常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剂量为250mg/次,每日3次,连续服用10天。用药期间需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

2、头孢克洛:头孢克洛是另一种常用的抗生素,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儿。剂量为125mg/次,每日2次,连续服用10天。头孢克洛的副作用较少,但仍需注意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3、青霉素V钾:青霉素V钾是传统的治疗猩红热的药物,剂量为250mg/次,每日3次,连续服用10天。青霉素V钾的疗效确切,但需注意过敏反应,使用前需进行皮试。

4、退热药物:猩红热患儿常伴有高热,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10-15mg/kg/次,每4-6小时一次或布洛芬混悬液5-10mg/kg/次,每6-8小时一次进行退热治疗。退热药物需根据体重和年龄调整剂量。

5、补液治疗:猩红热患儿可能因高热和食欲不振导致脱水,需注意补充水分。可口服补液盐每包溶于250ml温水中,分次饮用或适量饮用温开水、淡盐水,保持电解质平衡。

猩红热患儿在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病情恢复。如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猩红热的症状有哪些?

猩红热的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咽痛、皮疹、草莓舌和脱皮。发热通常为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咽痛表现为咽部红肿、疼痛,吞咽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扁桃体化脓。皮疹是猩红热的典型表现,皮疹呈弥漫性红斑,压之褪色,皮疹多从颈部、胸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脱皮。草莓舌表现为舌面充血、舌乳头红肿,类似草莓的外观。脱皮多出现在皮疹消退后,皮肤出现片状脱屑,尤其在手掌和脚底较为明显。猩红热的症状发展较快,需及时就医治疗。

1、发热:猩红热的发热通常为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发热是机体对细菌感染的反应,需通过物理降温或药物控制体温,常用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每次500mg,每日3次。

2、咽痛:猩红热的咽痛表现为咽部红肿、疼痛,吞咽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扁桃体化脓。咽痛可通过多饮水、含漱温盐水缓解,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每次500mg,每日3次。

3、皮疹:猩红热的皮疹呈弥漫性红斑,压之褪色,皮疹多从颈部、胸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脱皮,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使用温和的润肤霜如凡士林涂抹。

4、草莓舌:猩红热的草莓舌表现为舌面充血、舌乳头红肿,类似草莓的外观。草莓舌通常伴随咽痛,需保持口腔卫生,含漱温盐水,避免刺激性食物。

5、脱皮:猩红热的脱皮多出现在皮疹消退后,皮肤出现片状脱屑,尤其在手掌和脚底较为明显。脱皮期间需保持皮肤湿润,使用温和的润肤霜如凡士林涂抹,避免过度摩擦皮肤。

猩红热的症状发展较快,需及时就医治疗。日常护理中,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多饮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皮疹期间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脱皮期间使用温和的润肤霜,避免皮肤干燥。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猩红热恢复期一般隔离多少天?
猩红热恢复期的隔离时间通常为7天,从发病开始计算,需确保症状完全消失且无传染性。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隔离措施可有效防止传播。治疗期间需结合药物治疗和护理,预防并发症。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或头孢类药物,完成全程治疗。居家隔离时,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使用独立餐具和洗漱用品,定期消毒。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如粥、汤、蒸蔬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隔离期间密切观察体温和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隔离期满后,需复诊确认无传染性方可解除隔离。猩红热的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与患者接触、保持环境卫生等,儿童尤其应注意预防。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猩红热的传播,保障患者和他人的健康。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草莓舌一定是猩红热吗?
草莓舌并不一定是猩红热的表现,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过敏或其他疾病。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如抗生素治疗感染、抗过敏药物缓解过敏反应等。 1、感染:草莓舌最常见的原因是链球菌感染,尤其是猩红热。链球菌感染会导致舌乳头充血,形成草莓状外观。其他感染如风疹、麻疹、手足口病等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治疗需针对感染源,如猩红热需使用青霉素或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手足口病则需对症治疗,如退热药和口腔护理。 2、过敏反应:某些食物、药物或环境因素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草莓舌。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坚果、海鲜、某些水果或药物如抗生素。治疗包括停用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严重时需使用肾上腺素注射。 3、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B群如维生素B2、B3可能导致舌炎或草莓舌。补充维生素B2可通过食用牛奶、鸡蛋、绿叶蔬菜,维生素B3可通过食用鱼类、瘦肉、全谷物。 4、其他疾病:川崎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草莓舌。川崎病需使用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草莓舌的出现需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误诊或延误治疗。对于感染性疾病,早期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控制病情;对于过敏反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和使用抗过敏药物是关键;对于维生素缺乏,调整饮食结构或补充维生素可改善症状;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需长期规范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猩红热传染期多少天?
猩红热传染期通常为1-2周,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同时需隔离患者,避免传播。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分泌物或污染物品传播。患者从发病前1天到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可能在症状消失后仍具有传染性。 1、抗生素治疗是猩红热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和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是首选药物,通常口服或注射,疗程为10天。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选择红霉素或克林霉素。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杀灭病原菌,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2、隔离措施是控制猩红热传播的关键。患者应在家中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隔离期通常为发病后1周,或至抗生素治疗开始后24小时。患者使用的餐具、毛巾等物品应单独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对症治疗可缓解猩红热的症状。发热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咽痛可使用含片或漱口水缓解。皮疹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若出现瘙痒,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 4、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在猩红热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若家庭成员中有猩红热患者,其他成员应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猩红热传染期通常为1-2周,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同时需隔离患者,避免传播。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控制猩红热的传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若出现猩红热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隔离,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热门标签

颈肋 脑炎 嵌甲 垂体腺瘤 单纯疱疹 手足口病 毛圆线虫病 桡神经麻痹 输尿管结石 脊髓蛛网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