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外科

微浸润肺腺癌复发率高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管状腺瘤肠息肉切除后复发率大吗?

管状腺瘤肠息肉切除后存在一定复发概率,复发风险与腺瘤大小、病理分级等因素相关。多数情况下规范切除后复发率较低,但需定期复查肠镜监测。

管状腺瘤肠息肉切除后的复发风险主要与初始病变特征相关。直径小于10毫米的管状腺瘤完整切除后,5年内复发概率通常低于10%。这类息肉多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基底切缘干净时局部复发的可能性较小。术后1-3年首次复查肠镜的阴性结果可进一步降低后续复发预期。对于体积较大或病理提示高级别瘤变的病灶,即使完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其复发风险可能上升至15-30%。这类情况可能与病灶边缘微小浸润、淋巴管侵犯等因素有关,需要缩短复查间隔至6-12个月。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快速复发或异时性息肉。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倾向,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复发风险接近100%。既往有多发息肉病史、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基础疾病也会增加复发概率。部分病例在术后3-6个月内即可发现新生息肉,可能与初次切除不彻底或遗漏微小病灶相关。长期随访数据显示,约5-8%的患者可能在10年后出现进展期腺瘤。

建议术后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肠镜随访,通常推荐在切除后1年、3年、5年分别复查。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维持正常体重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复查。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肾小球滤过率69.9严重吗?

肾小球滤过率69.9属于轻度下降,提示肾功能存在一定损伤,但尚未达到严重程度。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值通常为90-120毫升/分钟。

肾小球滤过率69.9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长期高血压或糖尿病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必要时使用降压药或降糖药。慢性肾炎也可能导致肾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或血尿,需通过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明确诊断。部分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肾功能,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年龄增长引起的生理性肾功能减退通常进展缓慢,建议加强肾功能监测。脱水或急性感染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暂时性下降,及时补液或抗感染治疗后多可恢复。

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低于60毫升/分钟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脏病,需警惕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某些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可能较早出现肾功能下降,这类患者需进行基因检测和家族筛查。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累及肾脏,需通过免疫学检查确诊。严重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肾灌注不足,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需改善心脏功能。少数情况下,肾动脉狭窄或梗阻性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急剧下降,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建议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由肾内科医生评估病情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肾脏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保持充足睡眠和良好心态对肾功能保护同样重要。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小球滤过率低一定是肾病吗?

肾小球滤过率低不一定是肾病,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或测量误差导致,但也可能与肾脏疾病有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主要与年龄增长、脱水、药物影响、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等因素相关。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可能由生理性原因引起。随着年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会自然下降,属于正常衰老现象。短时间内大量出汗、腹泻或饮水不足可能导致暂时性脱水,造成肾小球滤过率检测值偏低。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可能影响肾脏血流,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测量结果降低。这些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调整生活习惯或停用相关药物后,肾小球滤过率可逐渐恢复。

肾小球滤过率持续降低可能与肾脏疾病相关。慢性肾病会导致肾小球结构损伤和功能减退,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常伴有蛋白尿、血尿等症状。急性肾损伤可引起肾小球滤过率短期内显著降低,多由严重感染、休克、肾毒性物质等因素诱发。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疾病也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等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发现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蛋白饮食,保持适量饮水但不要过量。减少盐分摄入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控制血压和血糖对保护肾功能很重要。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如果伴有水肿、尿量减少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接受规范治疗。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小球滤过率82正常吗?

肾小球滤过率82毫升每分钟每1.73平方米属于正常范围。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值通常为90-120毫升每分钟每1.73平方米,但82毫升每分钟每1.73平方米仍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肾小球滤过率82毫升每分钟每1.73平方米表明肾功能略有下降,但尚未达到异常水平。这种情况可能与年龄增长、轻度脱水或暂时性生理变化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会自然下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轻度脱水也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暂时性降低,补充水分后通常会恢复正常。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也可能对肾功能产生轻微影响,但通常不会造成长期损害。

如果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水肿、乏力、尿量改变等,则需要进一步检查。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某些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也可能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通过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护肾功能。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尤其是有慢性疾病或家族肾脏病史的人群。避免滥用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如非必要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对肾脏健康也有益处。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乳腺导管内癌存活率?

乳腺导管内癌的存活率通常较高,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超过90%。乳腺导管内癌属于非浸润性乳腺癌,恶性程度较低,预后相对较好。

乳腺导管内癌的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肿瘤局限于乳腺导管内未突破基底膜时,通过手术切除配合内分泌治疗或放疗,复发风险可控制在较低水平。部分患者接受保乳手术后需辅助全乳放疗以降低局部复发概率。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后通常需要接受5-10年的内分泌治疗,如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对于HER2阳性患者,靶向治疗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定期随访检查包括乳腺超声、钼靶和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对预后有积极影响。适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限制高脂高糖饮食。根据体力状况进行适度有氧运动,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术后康复期可进行上肢功能锻炼,预防淋巴水肿。保持乐观心态,遵医嘱定期复查,出现乳房皮肤改变或新发肿块应及时就诊。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苯中毒 乳腺炎 无痛人流 产力异常 脊髓缺血 肾盂肿瘤 肺动脉闭锁 病毒性脑膜炎 成软骨细胞瘤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