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神经内科

脑瘫最新回答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一般脑瘫会与哪些疾病互相混淆?
你好,脑瘫易与以下疾病混淆:  1.急性播散性脊髓炎   该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绝大多数病前数天或1~2周有上感症状或疫苗接种史。受凉、过劳、外伤等常为发病诱因。起病急,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相应部位疼痛,病变节段有束带感,常在2~3天内达高峰。临床上以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括约肌障碍为主要特征。   2.视神经脊髓炎   该病发病年龄在20~40岁之间,10岁以下发病少见,为多发性硬化的一个亚型。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先症状多为背痛或肩痛,随后出现部分性或完全性脊髓横贯性损害的表现,并可在脊髓横贯性损伤症状之前或之后出现视力下降等视神经炎的表现,但病情多有缓解及复发,还可相继出现其他多灶性体征,如眼球震颤、复视、共济失调等。   3.重症肌无力   该病多于20~60岁间发病,儿童较少见。起病隐匿,首发症状多为眼外肌不同程度的无力,包括上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及复视,其他骨骼肌也可受累,如咀嚼肌、咽喉肌、面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四肢肌等,可影响日常活动,严重者被迫卧床。   4.周期性麻痹   该病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多于青少年期发病,中年以后发作渐趋减少,婴幼儿发病极少见。可因过劳、饱餐、寒冷、焦虑等因素诱发。一般多于饱餐后休息或剧烈运动后休息中发病,多从双下肢开始,后延及双上肢,双侧对称,以近端较重。发作一般持续6~24小时,长者可达l周以上。   5.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该病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的遗传性疾病,大多有家族史。临床以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肌肉萎缩为特征。个别类型可有心肌受累。不同类型往往表现为不同的发病年龄、临床特征和病肌分布。   欢迎点击飞华健康网神经科脑瘫http://www.fh21.com.cn/sjk/nt/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脑瘫的一般症状是怎样的呢?
  这位患者您好:   1、有新生儿窒息史,是轻度脑瘫的症状之一。   2、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3 、头不稳定:如果四个大的婴儿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作伤的重要标志。   4、低出生体重儿,是轻度脑瘫的症状之一。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儿童保健 http://care.fh21.com.cn/bjp/ert/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脑瘫患儿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这位患者您好:

  1、有新生儿窒息史,是轻度脑瘫的症状之一。

  2、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3 、头不稳定:如果四个大的婴儿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作伤的重要标志。

  4、低出生体重儿,是轻度脑瘫的症状之一。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儿童保健 http://care.fh21.com.cn/bjp/ert/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小儿流口水如何治疗
这个问题要从小儿口腔特点说起。小儿的口腔是随着生长发育而变化的。新生儿的口腔内没有牙齿,舌短而宽,两颊部有厚的脂肪层,面部肌肉发育良好,颌骨的粘膜增厚凸起。这些都是有利于吃奶时捉住奶头和协调吸吮动作的。婴儿由于牙齿未萌出,牙槽突尚未发育,腭部和口底比较浅。6—7个月时小儿唾液量分泌逐渐增加,而这时期小儿吞咽反射不灵敏,口腔分泌唾液既没牙槽突的阻挡又不会把它咽下。所以,此时小儿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这时期流口水是一种生理性流涎,无需治疗。随着生长发育,牙齿的萌出,牙槽突逐渐形成腭部慢慢增高,口底渐渐加深,以及有吞咽动作的训练,流口水现象会好转。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有些婴儿流涎是病理性的,预示婴儿患了某些疾病。如小儿流涎较多且伴有口角破溃发炎的,则属口角炎引起的流涎症;若伴有口腔粘膜充血或溃烂,拒食烦躁等,则称口腔炎所致的流涎症;若伴有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萎缩、咀嚼无力,这是由于消化不良、肠道蛔虫症所致的流涎症;若伴有智力发育不全、痴呆,这是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所致。以上病理性流涎症需到医院检查治疗,一般来说原发病因消除了,小儿流涎症也会好转或痊愈。   由于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此,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常流口水的孩子,由于唾液经常浸泡下巴等部位的皮肤,也会引起局部皮肤发红,甚至糜烂、脱皮。所以,局部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1)平时可用柔软质松敷料垫在颈部以接纳吸收流出的口水,并经常更换;   (2)经常用温水清洗面部、下颌部及颈部。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母儿血型不合可致脑瘫吗?
  母儿血型不合是因孕妇和胎儿之间的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疾病。因胎儿由父方遗传获得的血型抗原,恰是母亲所缺少的。这种抗原经胎盘进入母体后,可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而这抗体又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引起胎儿和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症。   母儿血型不合主要有ABO型和Rh型两大类。ABO血型不合较多见,但病情轻,危害小,常被忽视。Rh血型不合在我国较少见,但病情重,常致胎儿宫内死亡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核黄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未结合胆红素浸润下丘脑核、齿状核、苍白球、下橄榄核的神经核团,造成脑损伤,为此也与脑瘫的发生密切相关。   以上就是关于母儿血型不合可致脑瘫的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衷心的祝愿早日康复!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脑瘫专题:  http://www.fh21.com.cn/sjk/nt/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脑瘫引起的髋关节畸形怎么治疗
  髋关节畸形非常常见。①髋屈曲-内旋畸形的纠正。如果仅有轻度或中度的畸形,并且只有在走路时发生,只要将半腱肌移至股骨外髁的前方,或作髋关节前方软组织松解术后外展位石膏固定。如果阔筋膜张肌是主要的痉挛因素,可将其起点后移至髂嵴上,使起外旋髋关节的作用。如果屈曲畸形已成为固定性,已不能被动纠正,这时就需要做粗隆下或髁上旋转截骨术(图1)。②髋关节屈曲畸形的纠正。如果畸形超过45°,年龄在8~11岁间,可做髂腰肌切断术。股直肌痉挛所致者,可将其髂骨上的起点作松解术。③髋关节内收畸形的纠正。往往采用闭孔神经切断术和内收肌切断术(图2)。但手术前一定要检查并估计髋外展肌的肌力。术前先作闭孔神经封闭,观察检查髋外展肌的肌力。有时股薄肌造成髋内收痉挛,可让病人俯卧,髋关节尽可能外展,膝关节屈曲。令病人逐渐伸直膝关节,如有股薄肌挛缩,髋关节会内收。只要于该肌的肌肉与肌腱交界处横断,即可纠正畸形。④髋关节脱位的处理。有人认为下肢痉挛性瘫痪的病儿髋关节脱位是很难避免的。对半脱位患者,应作闭孔神经前支切断术,挛缩的内收肌或股薄肌切断术,并将髋关节固定在外展位6周,然而再开始训练外展肌力。如果股骨头已有1/2以上在髋臼外,年龄已有9岁以上者。应作粗隆下内翻截骨术。对于陈旧性脱位,患者往往已有髋外翻,股骨颈前倾角增大,髋臼变浅等畸形,如患儿原来就无法行走者,不必治疗;对于可以行走的患儿,可采用①髋关节固定术;②股骨截骨术以纠正成角及旋转,骨盆截骨术以加深髋臼;③股骨粗隆下外展截骨术,以骨盆作为负重的支持。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脑瘫专题:http://www.fh21.com.cn/sjk/nt/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如何有效对脑瘫患儿进行家庭语言训练?
  家庭是脑瘫小儿学习的自然教育环境。父母与患儿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亦是最早的启蒙教师。家教,使全家人有更多机会参与训练过程,不仅可以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而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尤其是关键性的学前阶段,若能及早给予各种基本训练,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教中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正确姿势 当患儿有了较好的躯干控制能力与进食能力时,可以开始语言训练。训练中要保持患儿眼睛的高度来与其交谈。如果从过高位置对着患几讲话,会使其全身过度伸展,不利于发音。   (2)增加说话和活动的量 父母不要因为和患儿讲话得不到回答而丧失信心。不管患儿懂或不按懂。家庭成呐都利用各种机会去跟患儿说话。做游戏时与患儿一起进行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寓教于乐,以引起患儿训练的兴趣。   (3)鼓励患儿发声 当患儿发声时,要立刻与其对话和答应。即使还说不成句,也应点头示意,反复教他,启发他想要表达的话语。要多表扬或夸奖,避免过多的批评和指责,让患儿树立学说话的信心。利用患儿的各种要求和欲望,鼓励其发声的积极性。   (4)教育要持之以恒 语言的矫治和训练是长期而艰苦的,家长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教育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收获,才能使语言障碍的脑瘫儿获得良好的语言基础。   以上就是关于脑瘫的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脑瘫专题:   http://www.fh21.com.cn/sjk/nt/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点穴疗法与推拿怎么治疗脑瘫?

  中医传统手法治疗筋伤疾病有悠久的历史。我们运用点穴推拿手法治

  脑瘫患儿的治疗——推拿按摩疗小儿痉挛型脑瘫,有活血化瘀、平肝熄风、健脾益气、调和阴阳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血运,松解软组织粘连,缓解肌肉挛缩,纠正软组织挛缩引起的肢体畸形,改善肢体活动功能。对促进脑性瘫痪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防止肢体畸形的出现和加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点穴疗法是在病人身体特定部位上施行点、按、叩、掐、拍的一种方法,操作上可分为整体点穴和区域治疗,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周五次,40次为一疗程。

  点穴疗法的操作规范:

  (一)整体点穴:包括头颈部点穴、躯干部点穴和四肢点穴,共治疗10分钟。

  1、头颈部点穴:点按、叩击百会、印堂、四白、阳白、丝竹空、睛明、迎香、廉泉、承浆、天柱、脑府、风府、风池、率谷、垂根(武功穴,位于耳垂根部)、完骨、大椎等穴,沿督脉、太阳、阳明、三焦经走向点叩头颈部经脉,同时叩击头部运动区、感觉区,有醒脑、解痉、活血、止涎作用。

  2、躯干部点穴:点压肩井、膈俞、腰眼、关元俞等穴位,沿督脉、膀胱经走向点叩经脉,点压华佗夹脊穴,点拨骶棘肌,有活血通络作用,对加强腰背肌肉力量、改善坐姿、调节平衡有积极意义。

  3、四肢点穴:分别在四肢沿三阴经、三阳经循经点穴,重点点叩经过痉挛肌群的经络和穴位。同时结合掐法刺激指关节(武功穴)、指甲根(武功穴)、十二井等穴位,有活血通络、解痉熄风作用。

  (二)区域点穴:包括局部点穴和矫形手法,共治疗10~20分钟。主要是针对肌肉痉挛引起的关节挛缩(畸形)的治疗。

  1、局部点穴主要点叩、按压受累肌肉、关节部的穴位,注重肌肉起止点、肌腹、肌腹与肌腱移行处、肌间隔以及周围神经的走向和分布区域,刺激力度可稍重,指力要垂直、深透,以患者有痛感为度。

  2、矫形手法是指在点穴治疗的同时,间断结合扳法、拨法、推法等手法。扳法是反向用力牵拉挛缩的关节,缓慢牵拉痉挛肌肉(肌群),注意动作要和缓,以令肌肉不致反射性痉挛为妥。拨法是在肌肉放松状态下和扳法牵紧时,用手指弹拨肌肉的起止点、肌腹以及肌腹与肌腱移行处的方法。推法则是顺肌肉、经络走向推捋的一种方法。矫形手法操作的要点示范(以右侧为例):

  (1)肩关节内收挛缩畸形。被动外展肩关节,同时点揉、弹拨胸大肌、背阔肌,点击三角肌等。

  (2)肩关节后伸挛缩畸形。被动前屈、外旋肩关节,同时点揉、弹拨背阔肌、大圆肌等。

  (3)肘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被动伸直肘关节,弹拨肱二头肌、肱肌,点击肱三头肌。

  (4)前臂旋前畸形。医生左手托拿患孩右肘部,拇指点扣曲池,右手拿住尺桡骨远端,拇指置于桡骨背侧,两手相对用力,令患孩右前臂被动旋后。同时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扣,弹拨旋前圆肌,右手则适当弹拨旋前方肌。

  (5)腕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被动伸腕,用扳法矫正。

  (6)拇指内收、屈曲挛缩畸形。医生右手抓住患者右手2~4指,左手则抓住其拇指,令其拇指被动伸直、外展、背伸,并做患腕背伸和前臂旋后活动。

  (7)手指屈曲挛缩畸形。医生右手抓住患者右手2~4指,左手则抓住其左掌部,令手指被动伸直、过伸。

  (8)髋关节内收挛缩畸形。做蛙式试验动作,屈髋90º,令双膝被动分开,并弹拨股内收肌群。

  (9)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仰卧位按压膝前,俯卧位则按压骶髂部,令髋关节后伸,并点拨髂腰肌下部。

  (10)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仰卧位按压膝前,俯卧位则压按骶髂部及足踝部,令膝关节伸直。

  (11)马蹄足畸形。用整足法:患者仰卧,医生立其右侧,先做踝关节被动背伸牵拉,弹拨、推捋小腿三头肌,然后令右足放平,医生右掌托前足部,左手掌根置足弓高处下压,右手同时向远端牵抬,可闻响声。

  (12)踝关节内翻挛缩畸形。用扳法令踝关节被动背伸、外翻,弹拨胫后肌。

  (三)放松手法:充分放松,轻手法刺激肌肉,包括推捋、捻搓、拍揉等法2分钟。

  (四)特殊症状的治疗:流口水、言语不利者,点压、揉按承浆、廉泉、迎香穴各4次,拇食指相对,按摩喉结、舌骨及舌骨上方的小肌肉各15次。流口水者加点垂根穴,言语不利者加点哑门穴。

  (五)平衡肌力:除针对痉挛肌肉直接治疗外,还要注意其相应拮抗肌群的刺激治疗。

  (六)功能锻炼:针对患儿功能障碍情况,制定相关的锻炼方法,并让家长掌握、配合练习。主要是练习伸手上举、拿东西、用手持物、吃饭、穿衣、挤纽扣,以及下肢伸直位足跟落地站立、行走等功能。

  (七)外固定的运用:对严重的肌肉痉挛导致的关节挛缩畸形者,如严重的马蹄足畸形、膝关节屈曲挛缩等可结合采用石膏托外固定的方法协助矫正。

  (八)关键技术环节

  1、选穴:

  (1)根据被累及的肢体,采用局部选穴、循经选穴的原则选取穴位;

  (2)结合头部相应的运动区、感觉区点穴;

  (3)根据四肢神经干走向选取穴位;

  (4)根据肌肉走向选取穴位;

  (5)关节周围、肌肉起止点附近、肌腹与肌腱移行处附近的穴位比较敏感,可作为重点穴位。

  2、操作:

  (1)对挛缩的肌肉(肌群),点穴刺激力度可稍重(即泻法),指力要垂直、深透,以患者有痛感为度。同时点击其拮抗肌群,力度轻重结合,以轻为主,以重为辅(即补法)。

  (2)对痉挛型脑瘫做局部点穴时,间断结合扳法、拨法、推法等矫形手法。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脑瘫专题:http://www.fh21.com.cn/sjk/nt/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我孩子脑瘫
没有特殊禁忌,少吃油腻,不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每日大便,可服乳酶生,酵母以助消化。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儿子是轻度脑瘫儿用点什么药
最主要的还是康复治疗;还要做好早期干预的各项措施。促进脑细胞功能的药,早期应用可能有效,隔时久了再用,多无明确效果;您可与儿童医院的神经科医生联系,作一次系统复查,如有可能再考虑应用。目前的下肢问题,尚需考虑必要时的手术矫治,以促进功能康复。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怎样改善提高脑瘫患儿的认知
    小儿脑瘫患儿认知感知方面有一定的障碍,我们该如何通过生活中的训练来使其得到改善和康复呢?相信很多患儿家长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别担心。以下为你提供康复训练方法,让你的孩子在认知感知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   (1)0~4个月婴儿训练重点是利用视、听、触摸,被动输入感觉,使患儿产生对人和物的有意注意,激起其探究反射和抓物意识的形成。可应用低、中、高频玩具在婴儿耳后10~15厘米处轻摇4~5下,并选用色彩鲜艳或对比色明显的电动玩具,在距婴儿眼睛30厘米处水平缓慢移动,训练其追视物体或让婴儿注意玩具。与人对视交流时,距其眼睛20~30厘米,唤其乳名(注意只唤一个名字),发“à ē ǔ”等声音逗引,表情热烈丰富。做触觉输入时,应由细软过渡到粗硬刺激(如绒类玩具、毛巾、棉布、皮球、算珠、方格板、沙粒等),以防脑瘫患儿过于敏感。并做10—15分钟上肢关节活动度训练,以促进手打开、拇指外展及手功能的发育。   (2)4~8个月婴儿除以上项目外,4~5个月时可训练左右180°、上下90°灵活追视,再到地面玩具追视;5—6个月训练伸手追抓玩具,寻找物体,毛巾盖脸;6—8个月自喂饼干,利用环形玩具、摇铃等训练换手、敲击,以物对敲来促进手眼协调、双手间协调及中线活动。利用镜子对视交流,玩躲猫猫,并定期与其他孩子玩耍来促进与人的交流、对母亲的正常依恋、主动发音和对名字的应答。   (3)9~12个月婴儿,重点训练小物件拿起、放下、对捏、语言理解(问常见人的称呼或物体在哪里,知道回头找或伸手指)、简单模仿(如学“再见”,把玩具弄响包括击、按、捏弄),学做交往游戏(如恭喜、欢迎等),训练知道把大、小便解在规定的地方等。   (4)1.1.5岁儿童,重点训练小物件固定投掷(放人容器)、匹配形状(圆、方)、模仿(如推车、画点点等)、堆搭积木、语言理解、增加词汇,学会控制大、小便,配合穿衣、裤。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虽然有效,但是还是必须和医院的治疗相互结合在一起才会达到一个更加理想的结果。小儿脑瘫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因此已经发现脑瘫的症状及时的到脑科医院进行治疗。   脑瘫 http://www.fh21.com.cn/sjk/nt/
分享 回答1
武恩翠
武恩翠 主任技师 回答了该问题
脑瘫后遗症
患者如果有脑瘫的病史,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出现继发性癫痫发作,会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抽搐,如果有类似的症状,要注意抗癫痫治疗,这个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病情的。平时要多进行康复的理疗,改善肌张力,注意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预防后期的并发症。
分享 回答2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哪些方法可以早期查出脑瘫?
早期发现脑瘫是很容易辨别的,因为脑瘫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两岁的孩子是可以正常独立行走的,那么孩子如果不能自己走的话,那说明大脑神经支配能力一定是有问题的,需要及时的去医院做一些具体的检查,确定一下到底是不是脑瘫,及时的采取治疗。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中医是否能治脑瘫?
  这位朋友您好:   中医是否能治脑瘫?中医是可以治疗脑瘫的,但是脑瘫由于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而受到损害或损伤所引起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如果说单纯的中医的方法可以治愈脑瘫,那是不可能完全治愈的,在此同时我们还要结全用手术,药物,以及按摩的方法结合来治疗。因此,决不能只依靠中医的方法治疗。否则,会耽误治疗的。   中医是否能治脑瘫?脑瘫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因胎气怯弱,先天禀赋不足,多导致小儿肝肾,精血不足,脾气亏,肌肉僵硬或松软无力,而产生五迟、五软、五硬的病症,脑瘫属于中医疑难病症。治疗原则应以补益先天肾气,填精益髓为主,兼顾培育后天脾胃之气,调理饮食并去邪。   治疗:   (1) 西药:多数医院采用脑活素,神经生长因子等营养脑细胞的药物,配合高压氧,对新生儿,婴幼儿有一定疗效。   (2) 手术疗法:国内有多家医院开展手术治疗小儿脑瘫。一般认为手术只能解决部分肌肉痉挛,而不能重建功能,有不少病人手术后产生肌肉无力,抬腿更加困难,特别是手足徐动型病人术后往往加重。   (3) 中医药:中药对脑瘫病人有一定效果,结合针灸、按摩治疗效果会更佳,要长期坚持,配合功能训练更好。包括肢体运动,语言,感官等方面的训练。   以上就是“中医是否能治脑瘫?”的解答。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脑瘫专题:http://www.fh21.com.cn/sjk/nt/ 
分享 回答1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什么要瓣症状会是脑瘫患儿呢?
  这位患者您好:   1、有新生儿窒息史,是轻度脑瘫的症状之一。   2、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3 、头不稳定:如果四个大的婴儿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作伤的重要标志。   4、低出生体重儿,是轻度脑瘫的症状之一。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儿童保健 http://care.fh21.com.cn/bjp/ert/
分享 回答1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疾病诊疗 更多

更多

热门标签

阴虚 喉囊肿 狂犬病 青霉病 乳腺癌 脊髓纵裂 大脑撕裂伤 呼吸道异物 淋球菌性结膜炎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