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嘶哑像感冒一样不一定是癌,可能是由急性喉炎、声带息肉、反流性咽喉炎、喉结核或喉癌等疾病引起。声音嘶哑的病因从炎症到肿瘤均有涉及,需结合其他症状及检查综合判断。
1、急性喉炎急性喉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常伴随咽喉疼痛、咳嗽、发热等症状。声带黏膜充血水肿会导致声音嘶哑,通常1-2周可自愈。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水肿,或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细菌感染。避免过度用嗓,保持空气湿润有助于恢复。
2、声带息肉长期用声不当或慢性刺激可能形成声带息肉,表现为持续性声音嘶哑且发音易疲劳。喉镜检查可见声带边缘半透明新生物。初期可通过嗓音休息和雾化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缓解,较大息肉需行支撑喉镜下切除术。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需注意科学发声。
3、反流性咽喉炎胃酸反流刺激喉部黏膜会引起声音嘶哑,晨起加重并伴咽喉异物感。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有关。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度,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反复发作需排查是否存在食管裂孔疝等器质性疾病。
4、喉结核结核杆菌感染喉部时除声音嘶哑外,还可出现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喉黏膜可见苍白色溃疡,痰液结核杆菌检测可确诊。需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联合治疗6个月以上。既往肺结核病史者出现声嘶应警惕。
5、喉癌长期吸烟饮酒者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声嘶超过3周需警惕喉癌。肿瘤侵犯声带时早期即可影响发音,晚期可能伴随呼吸困难、颈部肿块。喉镜活检可确诊,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激光切除术、喉部分切除术或放疗。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较高。
声音嘶哑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吞咽困难、痰中带血、颈部肿块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完善喉镜检查。日常应避免吸烟饮酒,控制胃酸反流,教师等职业用嗓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嗓音评估。出现声嘶期间减少说话频率,保持环境湿度40%-60%有助于声带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