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脑炎后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支持、感染控制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病毒持续活动、继发感染、炎症反应、脱水等因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额头腋窝,避免酒精擦拭刺激皮肤。监测体温变化,保持环境通风。
2、药物退热: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解热镇痛药可遵医嘱使用。病毒性脑炎需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3、补液支持: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观察尿量及神志状态,预防脑水肿加重。
4、感染控制:出现脓痰、尿频等症状时需排查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继发感染,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头孢曲松、莫西沙星等抗生素。
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抽搐昏迷需立即就医,恢复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促进神经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