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上长疙瘩可能由麦粒肿、霰粒肿、结膜囊肿、睑板腺癌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 麦粒肿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眼睑腺体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红肿热痛的硬结。早期可热敷促进消退,化脓后需切开引流,药物可选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2. 霰粒肿因睑板腺出口阻塞导致的无痛性囊肿,触诊有黄豆大小硬结。小囊肿可热敷观察,较大囊肿需手术刮除,合并感染时使用加替沙星滴眼液、夫西地酸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
3. 结膜囊肿结膜淋巴液潴留或外伤后形成的透明囊泡,可能伴随异物感。无症状者无须处理,影响视力时可手术切除,继发感染需配合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4. 睑板腺癌罕见恶性肿瘤,表现为眼睑无痛性硬结伴睫毛脱落。需手术切除联合病理检查,晚期可能需眶内容物剜除术,术后根据情况辅以放疗或化疗。
避免揉眼及化眼妆等刺激,发现疙瘩持续增大、破溃出血或影响视力时须及时就诊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