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可通过隔离防护、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营养支持和免疫接种等方式治疗。麻疹通常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需及时就医配合专业处理。
1、隔离防护确诊麻疹后需立即隔离至出疹后5天,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房间每日通风消毒。家长需对儿童患者佩戴口罩并限制活动范围,接触者应接种麻疹疫苗或免疫球蛋白预防感染。
2、对症治疗高热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咳嗽剧烈可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缓解,结膜炎可用生理盐水清洁眼周。皮肤瘙痒可外涂炉甘石洗剂,禁止抓挠皮疹。
3、预防并发症麻疹可能引发肺炎、脑炎等并发症。若出现呼吸急促、嗜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细菌性肺炎,或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处理病毒性脑炎。重症患者需住院监测生命体征。
4、营养支持发病期间应提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蔬菜泥等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A胶丸有助于黏膜修复,每日可摄入鸡蛋、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咽喉不适。
5、免疫接种未接种麻疹疫苗的接触者应在72小时内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8月龄以上儿童应按计划完成两剂次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流行期间易感人群可应急接种,接种后2周内产生保护效果。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手段。
麻疹患者需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咳嗽。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糠秕样脱屑,应避免强行剥离。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需注意免疫力仍较低下,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密切观察2-3周,若出现耳痛、意识模糊等表现需复诊排查并发症。日常注意手卫生,接种疫苗可建立长期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