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及意识障碍。症状严重程度与病程进展相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头痛,后期可出现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
1、头痛:
约80%患者以持续性钝痛或胀痛为首发症状,多位于前额或枕部,晨起加重,伴随颅内压增高时疼痛呈进行性加剧。头痛程度与脑膜炎症反应强度及颅内压升高速度直接相关。
2、发热:
体温多在38-39℃间波动,呈不规则热型,使用常规解热镇痛药效果不佳。发热机制与隐球菌荚膜多糖激活免疫系统释放致热原有关,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表现为低热或不发热。
3、恶心呕吐:
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导致喷射性呕吐,多与头痛发作同步出现,呕吐后头痛可短暂缓解。严重者出现频繁呕吐导致电解质紊乱,需警惕脑疝形成风险。
4、颈项强直:
脑膜刺激征典型表现,被动屈颈时阻力明显增加,常伴克尼格征阳性。该体征提示蛛网膜下腔炎症累及颈神经根,在病程第2-3周最为显著。
5、意识障碍:
疾病进展期可出现嗜睡、谵妄直至昏迷,与隐球菌毒素损伤脑实质及脑水肿相关。合并脑积水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下降、人格改变等额叶症状。
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饮食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以上水分摄入,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食物。出现视物模糊、呼吸节律改变等脑疝前兆时需立即就医,康复期可进行认知功能训练与肢体活动度维持锻炼。